返回

初中物理

首页
  • 问答题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cm3 质量(g) 质量/体积(g/cm3
    1 10 18 1.8
    2 20 36 1.8
    3 30 54 1.8
    4 10 8 0.80
    5 20 16 0.80
    6 30 24 0.80
    (1)分析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______.
    (2)分析表中实验次数______可归纳得出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他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是:______.
    本题信息:2007年德阳物理问答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 主要考查您对

密度及其特性

液体密度的测量

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探究的过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密度及其特性
  • 液体密度的测量
  • 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探究的过程
密度:
项目 密度
定义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单位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还有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这两个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kg/m3=10-3g/cm3。如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的意思为1m3的水的质量是1000kg
公式 密度的计算公式是ρ=m/V,由此可得两个变形公式为m=ρV、v=m/ρ
作用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个确定的值,不同物质的密度通常是不同的,因此可用来鉴别物质,如水的密度为ρm=1.0×103kg/m3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的含义:
1.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对f同种物质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如对于铝制品来说,不论它体积多大,质量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都是不变的。

2.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平时习惯卜讲 “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
测量密度的原理:
原理:由密度公式可知,要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需要测量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的体积。

测量方法:
液体的体积可用直接用量筒(或量杯)测出,其质量就要通过“质量差法”来测定,即先称出容器的质量,再称出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两者之差就是倒入容器内液体的质量,再根据求得密度。

液体密度测量方法:
一、常规法:
器材:烧杯、量筒、天平、待测液体
步骤:
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2.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4.计算表达:ρ=(M2-M1)/V

二、等容法
器材:烧杯、水、待液体、天平。
步骤:
1.用天平称出烧的质量M1
2.往烧杯内倒满水,称出总质量M2
3.倒去烧杯中的水,往烧杯中倒满待测液体,称出总质量M3
4.计算表达:ρ=ρ(M3-M1)/(M2-M1

三、浮力法
器材:弹簧秤、水、待测液体、小石块、细绳子
步骤:
1.用细绳系住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
2.将小块浸没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的视重G1
3.将小块浸没入待测液体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视重G2
4.计算表达:ρ=ρ(G-G2)/(G-G1) 

四、压强法
用刻度尺、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一端有橡皮膜)、烧杯、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计一种测量奶密度的方法。
实验步骤:
1.在玻璃管内倒入一定深度的牛奶;
2.将管竖直放入水中,带橡皮膜水平时,用刻度尺量出管底到牛奶面和水面的深度,分别为h1、h2
3.根据p1=p2得表达式:ρ牛奶=h2ρ/h

五、U形管法:
器材:U形管、水、待测液体、刻度尺步骤:
1.将适量水倒入U形管中;
2.将待测液体从U形管的一个管口沿壁缓慢注入;
3.用刻度尺测出管中水的高度h1,待测液体的高度h2
4.计算表达:ρ=ρh1/h

(用此种方法的条件是:待测液体不溶于水,待测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六、密度计法:
器材:密度计、待测液体
方法:将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直接读出密度。 

 



控制变量法: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例如以下的探究实验:
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验证欧姆定律

科学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过程的一些环节: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发现相似题
与“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