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读图题
    杰出人物影响历史发展进程。下列人物在17至19世纪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一领导议会军,推
    翻专制王权

    图二废除黑人奴

    图三制定法典,打
    败欧洲反法同盟

    图四学习欧
    美,进行改革

    (1)请根据提示,说出图1中历史人物的名字:_________。
    (2)图3中的人物堪称欧洲历史上的一代枭雄,有人认为他的成功是“时势造英雄”,有人认为是“英雄造时势”。请简析其成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图4中人物相关的重大改革是___________。
    (4)请归纳这四位人物对当时历史进程的发展,发挥了什么共同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山东省期中题历史读图题难度较难 来源:田立中(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杰出人物影响历史发展进程。下列人物在17至19世纪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图一领导议会军,推翻专制王权图二废除黑人奴图三制定法典,打败...” 主要考查您对

共和国与护国政治

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北方的胜利(《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日本的明治维新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共和国与护国政治
  • 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 北方的胜利(《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 日本的明治维新
克伦威尔:
奥利弗·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是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在1642年一1648年两次内战中,先后统率“铁骑军”和新模范军,战胜了王党的军队。1645年6月在纳西比战役中取得对王党的决定性胜利。1649年,在城市平民和自耕农压力下,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宣布成立共和国。1653年,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自任“护国主”。


护国政治出现的主要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的联盟取得了革命的领导权。

对克伦威尔的评价:

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一身二任的矛盾性人物,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基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阶段,克伦威尔可以算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他贡献空出,用武力击溃了王军主力,镇压王党叛乱,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制;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逐渐走向反动,远征爱尔兰,并对爱尔兰进行大肆掠夺,在远征爱尔兰的问题上不存有两重性的问题。克伦威尔的护国政治是走向复辟的过渡形式,因此谈不上是新制度的探索者。他镇压民主派运动,发动一系列的商业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他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政治激荡中,对过去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对未来则是保守的,主张王权,不是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是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护国主克伦威尔:


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他多次击败保王党的反扑和反法同盟的入侵,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颁布的《民法典》更是成为了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蓝本。他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形成了庞大的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事奇迹。

拿破仑帝国:

法国拿破仑一世统治时期的资产阶级军事专制国家。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宪法》颁布,宣布法国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为帝国皇帝,称拿破仑一世。这就是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的统治政策:
1.政治上,稳定了政治家局势;
2.经济上,改革财政,振兴资本主义经济;
3.法制上,重视法制建设,注意依法治国;
4.科教上,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的影响:

1.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2.促使法国经济全面发展,促进法国工业振兴;
3.拿破仑政权具有军事独裁性质,其后来发动了许多侵略战争,给其他国家造成灾难。

拿破仑帝国覆灭的原因:

1、国内:
(1)战争使帝国经济和财政陷入困境;
(2)因战争而实施的封锁政策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2、国外:
(1)占领区人民的反法的运动;
(2)远征俄罗斯使帝国大伤元气;
(3)英国的海上封锁;
(4)反法联盟不断的进攻。
拿破仑:


拿破仑帝国疆域:

《宅地法》:
《宅地法》,又译《份地法》、《移居法》,是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专门针对农业发展,旨在无偿分配美国西部国有土地给广大移民的法案。美国独立后,联邦政府对西部土地实行国有化,并决定按地段分块出售,以增加政府的收入,偿还国债和满足土地投机者的要求。但出售的土地单位面积大、价格高,西部移民无力购买,因而展开了长期争取无偿分配土地的斗争。由于南部奴隶主的阻挠,直到内战前,无偿授予移民土地的法案均被参议院否决。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于1862年2月28日和5月6日先后通过了《宅地法》。5月20日由亚伯拉罕·林肯总统签署。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解放奴隶宣言》是份由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公布的宣言,其主张所有美利坚邦联叛乱下的领土之黑奴应享有自由,然而未脱离联邦的边境州,以及联邦掌控下的诸州依然可以使用奴隶。此宣言仅立即解放少部分奴隶,但实质上强化联邦军掌控邦联的领土后这些黑奴自由的权威性,并为最终废除全美奴隶制度预先铺路。
《宅地法》的主要内容:
《宅地法》规定,凡一家长之长或年满21岁、从未参加叛乱之合众国民众,在宣誓获得土地是为了垦殖目的并缴纳10美元费用后,均可登记领取总数不超过160英亩的宅地,登记人在宅地上居住并耕种满5年,就可获得土地执照而成为该宅地的所有者。《宅地法》还规定了一项折偿条款,即如果登记人提出优先购买的申请,可于6个月后,以每英亩1.25美元的价格购买之。这一条款后来被土地投机者所利用。

《宅地法》的影响:

《宅地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西部垦殖农民的土地要求,确立了小农土地所有制,从而为美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它的实施也鼓舞了西部农民反对南部奴隶主的斗争,遏制了奴隶制种植园向西扩展。在南北战争中,西部农民为联邦军队输送了半数以上的士兵,并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对北方取得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最用。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

整份宣言分成两个部分发布:第一部分发布于1862年9月22日,是份概述第二部分目的的准备公告;第二部分正式生效于1863年1月1日,此时正处于南北战争的第二年,其中包含亚伯拉罕·林肯的声明:所有脱离联邦并回到联邦掌控下的州之奴隶最迟于1863年1月1日后当被解放。有十个州的名字在第二部分公布时被逐一提及,可有意忽略了马里兰州、德拉瓦州(当时皆未脱离联邦)、田纳西州(已确实在联邦控制之下)、密苏里州以及肯塔基州(已存有几个被邦联接受的派系政府,但仍未正式脱离联邦)。特别豁免权由48个连署成立西维吉尼亚州以及其他被举列的维吉尼亚州郡表述;另外还包含新奥尔良和几个被列举为联邦掌控之下的路易斯安那州郡。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影响: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促使大批黑人加入反抗南方叛军的行列,战争局势倾向北方;为日后的黑人地位平等创造了条件。
美国内战同美国独立战争的异同:
1、不同点:
(1)原因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殖民统治的阻碍,南北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黑人奴隶制的阻碍。
(2)内容不同: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
(3)方式不同:美国独立战争采取的是民族解放斗争的方式,美国南北战争是以内战的方式进行的。
(4)性质不同: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质,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相同点:都是为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南北战争北方胜利的根本原因:
1.北方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拥有美国的大部分面积;
2.北方经济发达,科技进步,北方军队战斗力高于南方;
3.北方在战争过程中制定了合理的政治策略和军事策略
4.林肯政府的正确领导。

南北战争的意义:
1.美国内战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2.美国内战粉碎了美国的奴隶制度,使资产阶级完全掌握国家政权,促进国家稳定;
3.内战的胜利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经济的起飞开拓了道路;
4.对美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5.黑人的权利的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黑人并没有获得完全的解放。

美国林肯纪念馆:


美国内战的最后一个阶段——南方重建
美国重建时期(英语:Reconstruction)
在美国历史上指1863到1877年,当南方邦联与奴隶制度一并被摧毁时,试图解决南北战争遗留问题的尝试。“重建”提出了南方分离各州如何重返联邦,南方邦联领导人的公民地位,以及黑人自由民的法律地位等课题的解决方式。这些问题应如何处理引起了暴烈的争论。到了1870年代晚期,重建未能将黑人平等整合于法律、政治、经济、社会体系之中。“重建时期”也是1865到1877年间整个美国历史的通称。

重建可分为三个阶段:
总统重建期:1863到66年,是由亚伯拉罕·林肯和安德鲁·强森两位总统主导,以迅速团结国家为目标,可说开始于解放宣言。
国会重建期:1866到73年,强森总统的温和方案,受到的激进共和党人抵制,此共和党派系在1866年大选后赢得权力并开启他们以自由黑人的公民权利和投票权为重点进行改革,一个由自由黑人、提包客和南方共和党白人组成的共和党同盟掌握了南方大部分的州。
救赎期:1873到77年,南方民主党白人(自称救赎者)击败了共和党并控制了南方的每一个州,标志着重建时期的结束。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大久保利通: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家。1863年萨摩藩抗击英国侵略军时,任萨军总指挥官,虽遭失败,却因敢与列强对垒而声名大振。1868年1月3日与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岩仓具视等人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明治新政府成立后,历任参与、总裁局顾问、参议、大藏卿等职,成为政府主要领导人,领导了“奉还版籍”、“废藩置县”等资产阶级改革。
1871年12月任岩仓使节团副使赴欧美考察,1873年回国。对内推行地税改革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同时强化中央官僚机构,集中大权在手,进行专制统治,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特点:
1.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改革借鉴了许多西方的先进成果;
3.改革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道路;
4.日本的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对比:


日本明治维新同中国戊戌变法的对比: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与影响:
1.改革内容:
政治上:废藩置县,设立府、道、都、县,由中央任命藩知事,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上:废除封建领主土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军事上: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
文化上: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
2.影响:
(1)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2)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跻身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从此,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3)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明治维新时期派出的“岩仓使节团”


打开日本国门的条约——《神奈川条约》:
神奈川条约为1854年3月31日(嘉永7年3月3日(旧历))江戸幕府与美国所缔结的和亲条约,日本通称为《日米和亲条约》(《日美和亲条约》)。签约代表,在日本方面全权代表为林复斋(大学校长)、美国方面全权代表为东印度舰队司令长官马休·佩里。条约中主要规定日本必须开放下田与箱馆这两个港口与美国通商,并保证遇难的美国士兵得到安全保障。

发现相似题
与“杰出人物影响历史发展进程。下列人物在17至19世纪各国资产阶...”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