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地理

首页
  • 综合读图题
    2010年10月26日,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在南昌举行。请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中部地区包括A____、河南、湖北、安徽、B_____、江西六个省份。
    (2)安徽省省会是________,湖北省简称_________。
    (3)图中M_____________(山脉)一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4)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是中部地区的一大优势。江西省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5)中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具有发展市场和流通的区位优势。图中被称为“黄金水道”的河流L为___________。铁路线T为_____________线。
    (6)中部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自然、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科教基础较好;拥有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产业门类齐全;生态环境条件较好,承载能力较高,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请你概括中部崛起的有利条件。(至少两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地理综合读图题难度较难 来源:郝江伟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010年10月26日,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在南昌举行。请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中国中部地区包括A____、河南、湖北、安徽、B_____、江西六个省份。...” 主要考查您对

长江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山西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江西省

安徽省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长江
  •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 山西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江西省
  • 安徽省
长江:
长江,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古代文献中,“江”特指长江。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流经三级阶梯,自西向东注入东海。长江支流众多,长江流域东西宽约3,219公里,南北宽约966公里,长江全长6397千米,流域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5。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区)。注入东海,为我国最长、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其中自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主要流经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接纳了大量支流,水量大增,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自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长江中游流经平原区接纳了鄱阳湖,洞庭湖,汉江等水系,水量大增,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易泛滥成灾;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支流已不多,但由于水量大,地势低平,防洪任务艰巨,长江重要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其中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
已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有葛洲坝(三峡的上游干流)、丹江口(汉江)、安康、二滩(雅砻江)、龚嘴(岷江支流大渡河),隔河岩(清江)、五强溪(沅江)、乌江渡(乌江)、在三峡的西陵峡中三斗坪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工程。
黄金水道的特点:
运输价值 ①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
②长江流域资源丰富,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干流上沿岸有众多的工业城市;
③干流航线与多条南北铁路和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
航线建设 ①一方面疏浚长江航道,对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进行重点治理,加强沿江港口建设;
②一方面吸取沿海开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扩大沿江的对外开放大力建设沿江经济带
 

长江的防洪与灌溉:

水灾严重河段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水灾原因 长江中下游洪水有三个主要来源:宜昌以上的干支流;南面洞庭湖、鄱阳湖水系;北面的汉江。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三股主要洪水来自同一时期,河水猛涨,就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造成水灾。同时,上中游植被近年来遭到破坏,泥沙淤塞严重,中游许多大湖,围湖造田,造成分洪能力减小 。
防洪工作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了一批分洪、蓄洪工程,修建了许多水库,并重点治理荆江河段,最近又制定了长江上中游造林和水土保持的宏伟规划,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建设。
灌溉事业的发展 目前,全流域的灌溉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60% 。
 

长江流域图:


长江流域水电分布图: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位于中国的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迄湖北宜昌的南津关,跨重庆奉节、重庆巫山、湖北巴东、湖北秭归、湖北宜昌,长二百零四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重庆瞿塘峡、重庆巫峡和湖北西陵峡,三峡因而得名。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处不足百米。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因此水利资源极为丰富。
长江三峡,它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南津关孙夫人庙等。他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长江三峡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
三峡全长193公里(千米),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唐代大诗人李白乘舟经过这里留下了优美的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令人难以忘却。
长江三峡不但有已经建成的葛洲坝,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工程——三峡工程。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
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水电站大坝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库长600余公里,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是全世界最大的(装机容量)水力发电站。 2010年7月,三峡电站机组实现了电站1820万千瓦满出力168小时运行试验目标。(日发电量可突破4.3亿度电!占全国日发电量的5%左右)。1949年,中国总发电量仅为43亿度。 三峡电站初期的规划是26台70万千瓦的机组,也就是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后又在右岸大坝“白石尖”山体内建设地下电站,建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在加上三峡电站自身的两台5万千瓦的电源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0亿度,是大亚湾核电站的5倍,是葛洲坝水电站的10倍,约占全国年发电总量的3%,占全国水力发电的20%。
现代交通:
现代交通运输指的是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工具的运输。
交通运输被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

我国交通运输业:
我国高速公路始建于1984年,是上海—嘉定。主要高速密集区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个地区。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目前除西藏以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铁路,初步形成了“五纵三横”的全国性铁路网。“九五”期间新修的南昆铁路,使我国资源丰富的大西南有了出海通道。青藏铁路已开工建设。主要铁路枢纽有:北京、沈阳、兰州、郑州、徐州、株洲、南昌、上海等。
我国铁路干线:
南北干线:①京广线 ②京哈线 ③京沪线 ④京九线 ⑤同蒲线  ⑥太焦线 ⑦焦柳线 ⑧宝成线 ⑨成昆线。
东西干线:A、京包线 B、包兰线 C、陇海线 D、兰新线 E、沪杭线 F、浙赣线 G、湘黔线 H、贵昆线。

“五纵”与陇海线、长江干流交汇处的城市:

“五纵”名称

京沪线

京九线

京广线

焦柳线

宝成-成昆线

与陇海线交汇处的城市 徐州 商丘 郑州 洛阳 宝鸡
与长江干流交汇处的城市 南京 九江 武汉 枝城 攀枝花

我国公路交通现状:
公路发展很快,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形成覆盖全国全部2000多个县市和绝大多数乡、镇的庞大公路网,1992年通车里程达105.7万千米,通往西藏的有新藏公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滇藏公路。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近年)以来,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如北京一天津一塘沽线、沈阳一大连线、京沪高速公路等。

我国内河运输现状:

内河航道有11万千米。航运比较发达的航道有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长江是我国内河航道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是沿岸重要港口。

我国海洋运输现状:

海洋运输,我国海上航运分为沿海航运和远洋航运。沿海航运可以分为以大连、上海为中心的北方航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方航区;主要通航: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湛江、北海等主要海港,远洋航线可通达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远洋运输总载重吨位居世界第2位。

我国航空运输现状:
航空运输,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航空运输网,600多条航线联系亚、欧、非、美和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及国内重要城市。北京、上海、广州、乌鲁木齐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港。

中国交通图: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这一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本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是地广人稀的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西藏自治区同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相邻。

区域划分的方式:
1.行政区划;
2.自然区划;
3.经济区划。


秦岭淮河一线分界线的意义:
1.1月份0℃等温线,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2.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3.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6.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7.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8.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9.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有结冰期;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无结冰期
10.秦岭(和巴颜喀拉山)还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11.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12.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13.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线
中国地理分区示意图:

山西省:
简称晋,地处太行山以西的黄土高原地区,北界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位于黄河东岸与陕西相望,南部以黄河为界与河南相连,总面积16万平方千米。山西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内部地势起伏不平,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0%,丘陵占40.3%,平原和台地面积占19.7%
山西煤炭资源分布特点:
储量大,埋藏浅,煤质好。

山西煤炭资源运输的线路特点:
1.北通道有大秦、丰沙大、京原三条铁路,约承担西煤东运总运量的55%,除供应京、津、冀地区外,大部分在秦皇岛港运海运,并有一定数量运往东北地区。新建的神木-黄骅铁路也是西煤东运的主要线路,煤炭在黄骅港转海运。
2.中通道有石太铁路,约承担西煤东运总运量的25%,大部分经石德铁路转青岛港海运。
3.南通道有太焦、邯长、侯月和南同蒲铁路,约承担西煤东运总运量的20%,经新菏兖日铁路从日照港转海运。

山西省主要地理信息:
1.山西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内部地势起伏不平,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0%,丘陵占40.3%,平原和台地面积占19.7%;
2. 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阻隔,夏季风影响不大,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14°C,昼夜温差大,南北温差也大。
3.山西拥有多种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120种,其中34种矿产位于全国前10,其中炼焦用煤占全国的56.5%,无烟煤占全国的43%,是中国的矿产资源大省。
4.山西省水资源比较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5 。
5.山西省农业生产独居特色,主要以小杂粮、干鲜果、草食畜和反季节蔬菜作为主要农业产业。山西是我国核桃的主要产地之一。
6.山西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以采矿、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为支柱,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7.山西历史文化悠久,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主要疆域,省内遍布各种名胜古迹,著名的有平遥古城、五台山、云冈石窟等。

山西省近年发展目标规划:
1.实现由煤炭大省向新型能源和煤化工大省的跨越。
2.实现由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和精品原材料基地的跨越。
3.实现由自然人文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跨越。


山西省煤炭资源分布图:
 

平遥古城: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省、山东省,北界河北省、山西省,西接陕西省,南临湖北省,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国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推进梯次发展的中间地带,也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大通道和通信枢纽。
河南人口问题主要特点:
1.就业压力大;
2.人才的培养水平较低;
3.人才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是目前人口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南主要城市人口对比表:

河南省主要地理信息:
1.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四大山脉环绕,间有陷落盆地,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黄淮海冲积大平原,山区丘岭面积占44.3%,平原面积占55.7%。
2.河南省属北亚地带与暖温带过渡型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其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地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均与湖北省等亚热带地区类似;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暖温带,降雨量比较少,热量充足,适宜冬小麦、夏玉米等暖温带作物生长。
3.河南省平原面积广阔,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河南是小麦、棉花、油料、烟叶等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9、油料产量占全国的1/7、牛肉产量占全国的1/7、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6。
4.河南省工业门类覆盖了国民经济行业的39个大类,形成了食品及饮料、机械、电力、建材、冶金、化工、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烟草等一批重点产业。
5.河南省交通网络发达,截至2012年底,河南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800公里,居全国第一位,继续领跑全国。
6.河南省人口众多,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
7.河南省历史文化悠久,是我国古代中原核心地区,保留了大量名胜古迹,著名的旅游经典有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等。

河南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途径:
1.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同时加速农业的工业化程度,实现以工带农;
2.发挥交通网优势,成为全国的交通的枢纽和商品集散地区;
3.发展文化产业优势,打造文化旅游经济;
4.发展教育事业,转变人口大省为人力资源大省。

河南早期人口分布情况:
 

河南平原景观:


湖北省:
湖北省位于中国的中东部,长江中游的洞庭湖以北,故称湖北,简称鄂或楚。湖北省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为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
湖北2010年主要城市水资源对比:

Ⅱ级行政分区

年地表水资源量(毫米)

与上年比较(±%)

与多年平均比较(±%)

武汉市   858.6 129.4 65.7
黄石市 1266.0 87.3 66.3
襄阳市 261.6 7.4 -12.2
荆州市 792.7 77.1 72.1
宜昌市 613.5 24.5 -4.7
十堰市 465.5 30.7 31.2
孝感市 493.7 78.9 19.7
黄冈市 933.7 90.5 44.7
鄂州市 1123.4 142.2 77.3
荆门市 322.4 12.1 -2.4
仙桃市 810.4 74.7 97.8
天门市 561.6 58.1 45.2
潜江市 621.1 71.5 67.8
随州市 344.1 119.0 14.5
咸宁市 1354.0 108.1 66.4
恩施自治州 871.2 33.6 -7.0
神农架林区 527.7 13.8 -20.0
全省 666.5 56.0 23.1

湖北省主要地理信息:
1.湖北省地势西高东低,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
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丰沛,雨热同季,利于农业生产,自古有“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
3.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19世纪80年代以来,基本建成以钢铁、机械、电力、纺织、食品为主体、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生产体。湖北已形成十堰-襄樊汽车工业走廊,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4.湖北省历来为中国水陆交通运输枢纽。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相交于武汉市,京九铁路有一条联络线与武汉相连,使武汉市成为名符其实的“九省通衢”
5.湖北省历史悠久,自然景观壮丽,著名的有武当山古建筑群,黄石国家公园等。

2010年湖北降水分布情况:


武汉长江大桥:


湖南省:
湖南省因湘江贯穿省境南北,又简称“湘”。属于长江中游地区,因大部分地域处洞庭湖之南而得名“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与湖北相连。
湖南省主要地理信息:
1.湖南省处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洞庭湖平原与湖北省中南部的江汉平原合称两湖平原。其是全国三大平原之一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2.湖南为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冬寒冷而夏酷热,春温多变,秋温陡降,春夏多雨,秋冬干旱。
3.湖南素以“有色金属之乡”著称。有色金属品种多,储量大。
4..湖南是多民族省份,有少数民族人口共68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左右,大多聚居在湘西和湘南山区,少数杂居在全省各地。
湖南水力资源分布图:
 

张家界风光:

江西省:
江西省,简称赣,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全省土地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74%,居华东各省市之首。


 


江西省主要地理信息:
1.江西省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巨大盆地。
2.江西省处于北回归线附近,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江西地势狭长,南北气候差异较大,但总体来看是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全省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江西省环境独特,拥有十分丰富的植物资源,拥有植物种类4400余类,其中珍惜濒危树种多达110种。
4.江西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粮食、油料、蔬菜、生猪、蜜桔、淡水鱼类等农业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农业科技推广和产业化经营步伐的加快,传统农业正迅速向现代农业转变。
5.江西省景色秀丽,同时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圣地,重要景点有庐山、井冈山等。

江西地形图:


庐山风光:


安徽省:
安徽省,简称“皖”,位于华东腹地,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
安徽省主要地理信息:
1.安徽省地貌以平原、丘陵和低山为主,平原与丘陵、低山相间排列,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巢湖位于中部,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和皖南山区。
2.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雨热同季。森林植被具有明显的从北到南的过渡特征,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多杨、槐、桐;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长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和中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地带,多松、杉、竹。
3.安徽省交通发达,水网密布,公路密度居全国前列。公路客车营运班线14857条,其中跨省班线1714条,跨区班线2567条,总营运里程271.692万公里。
4.安徽省工业发达,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5.湖北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经济占全省的重要地位,著名的景点有黄山、九华山等。
安徽交通网枢纽:


黄山云海:

发现相似题
与“2010年10月26日,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在南昌举行。请根据图...”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