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西方国家控制我们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亚非国家的命运应该由亚非各国人民自己掌握……亚非国家应撇开政治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的成功而努力……
    ——周恩来

    材料二: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一个美国记者

    请完成:
    (1)材料一是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的讲话?其内容体现了中国政府在会议上的方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记者为什么说周恩来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其中体现出的精神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千锁(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西方国家控制我们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主要考查您对

万隆会议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
1954年12月底,印度尼西亚政府首先提议,并获得缅甸、锡兰、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大力支持,决定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一次亚非国家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来讨论世界局势,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协调立场,以制订一个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纲领。亚非会议也是亚非两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万隆会议的性质: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1、时间:
1955年 
2、地点: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3、内容:
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问题。 
4、“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周恩来的外交贡献: 
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同周边国家的联系;
2、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使中国赢得与会国的理解和尊重。  
3、出席日内瓦会议,促成越南问题的和平解决。
万隆会议: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