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1950年起到2008年的58年历程中,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2亿美元到200亿美元用了29年。从200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用了29年,其中,从200亿美元到5 000亿美元用了23年,从5 000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用了6年,2002~2007年6年间,进出口贸易总额合计已超过1979~2001年的总和。
    材料二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统计表(单位:百分比)
    年代
    1978
    1985
    1986
    2007
    初级产品
    53.5
    50.5
    36.4
    5.1
    工业制成品
    46.5
    49.5
    63.6
    94.9
    材料三 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示意图(单位:百分比)

    材料四 2007年我国出口贸易方式情况(单位:亿美元)
    项目
    金额
    比重(%)
    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
    5 385.8
    44.2
    加工贸易
    6 176.5
    50.7
    其他贸易
    617.8
    本题信息:历史综合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 本试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1950年起到2008年的58年历程中,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2亿美元到200亿美元用了29年。从200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用了29年,其中...” 主要考查您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团结一心奔小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南方谈话”)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团结一心奔小康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南方谈话”)

    经济体制改革: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个环节,最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


    经济体制改革:

    1、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5、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切环节。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1、原因:
    历史原因:长期人民公社体制压抑农民积极性
    现实原因:
    1)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严重影响现代化建设
    2)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2、主要内容:
    ①经营管理:由高度集中统一到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②分配方式:由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
    ③基层组织: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到乡、镇、村
    ④经济管理:由统购派购制度到市场机制
    ⑤产业结构:由单一型到多样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3、过程:
    ①试点:1978年,首先在安徽、四川一些农村进行试点。
    内容: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作用:使农民对生产和分配有了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推广:得到中央肯定后在全国普遍推广,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③配套改革:1983年,中央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④影响:农业生产得到巨大发展中国农村实现了历史性任变。
    4、意义:
    1)调动农民积极性
    2)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3)促进城市的改革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开始:安徽、四川
    ②前提:土地公有制
    ③特征:包产到户
    ④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乡镇企业的发展:
    作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3)性质和意义: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当党把工作的着眼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时候,国民经济停止、倒退的局面虽已扭转,但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情况仍然相当严重。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制定了用三年时间对国民经济实行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在调整国民经济时,党中央特别重视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调整和改革。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天下不安,农民不摆脱贫困,就是决大多数人没有摆脱贫困。因此,党中央在领导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中,首先推进农村改革,并且在农村进行了改革试验。

    小岗村的壮举:

    1978年夏秋之交,百年未遇的大旱肆虐安徽,安徽省委号召全省人民“倾家荡产,奋力抗旱。”全省上下奋力拼搏,但在大自然的巨大灾害面前,人的力量仍显得那么微弱而有限,1978年全省粮食大减产已成定局。老百姓的吃饭将要发生问题。1978年9月1日,安徽省委召开紧急会议,做出了“借地度荒”的决定,这使1978年遭到旱魔残酷蹂躏的江淮大地,在第二年夏收之后形势迅速好转。借地给农民的口子一开,就如“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直接诱发了农民大包干的浪潮。
    1978年特大灾害后,凤阳人走四方更是达到了高峰,但有一群人不愿坐等饿死,他们迈出了艰难的一步,他们就是凤阳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农民。1978年11月24日晚上,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个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召开了,会议主要是研究分田单干。他们采用了抓阄的方式,分牲畜、农具,又迅速丈量土地,艰难地迈出了分田到户的第一步。这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最初一步。在实行之初,遇到了重重阻力,邓小平给予支持。1982年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得以正明。小岗农民走出了一条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之路。



    国有企业改革:

    (1)背景: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2)重要性: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式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
    (3)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4)目标: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结果:
    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78):

    1、原因:计划经济使企业失去活力
    2、内容:

    阶段 项目 改革前 改革措施
    第一阶段政策性调整阶段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管理体制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所有制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分配制度 平均主义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
    第二阶段制度创新阶段 产权制度 国有制 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3、意义: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城市企业是工业生产、建设和商品流通的主要的直接的承担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现在我国城市企业,包括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商业和服务业的企业,有一百多万个,职工共达八千多万人。仅城市工业企业提供的税收和利润,就在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这些情况表明,城市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八千多万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就是说城市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活力,对于我国经济的全局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具有决定性意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而现有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恰恰集中表现在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所以,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国内生产总值(GDP):

    1、变化情况:
    (1)建国初: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
    (2)1978年前:仍位居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
    (3)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增长
    2、影响: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提高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3、目标:2002年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社会主义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制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3、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计划经济体制:

    就是计划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且几乎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排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经济资源首先集中在政府手中,然后由政府根据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通过各级政府部门逐级向下分配,最终跟着下达给企业的生产计划分配到各个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1)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2)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过程:
    (1)提出:南方谈话
    (2)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基本框架确立: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
    (4)理论进一步完善: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体制
    (5)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21世纪初95%以上的商品和资源实现了市场配置。
    3、历史意义:
    (1)调动了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2)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南方谈话节选:

    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
    运用时常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起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我们要大力发展全国的统一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的作用,并依据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发现相似题
    与“(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1950年起到2008年的58年历...”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