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地理

首页
  • 单选题
    据香港天文台2011 年10 月19 日透露,由于拉尼娜现象正在形成,深圳、香港今年将会经历一次又冷又长的寒冬,有可能再现2008 年冻雨灾害。提醒市民做好防范准备。回答1 ~2 题

    1.当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近地层气温骤降到0 ℃以下,湿润的暖空气被抬升,并成云致雨。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在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冻雨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的
    [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与拉尼娜现象相反的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就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的海水异常升温现象,主要表现为南太平洋东岸的洪涝和西岸的干旱。对于厄尔尼诺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非洲撒哈拉沙漠遭受洪灾          ②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地区异常干旱 ③秘鲁沿岸洪水泛滥                ④罗马夏季干旱,冬季多雨。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本题信息:2012年广东省期中题地理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胡丽平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据香港天文台2011 年10 月19 日透露,由于拉尼娜现象正在形成,深圳、香港今年将会经历一次又冷又长的寒冬,有可能再现2008 年冻雨灾害。提醒市民做好防范准...” 主要考查您对

大气的水平运动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大气的水平运动
  •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三种力的不同特点:

(1)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

(2)地转偏向力

与风向垂直,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在风速相同的情况下其随纬度降低而减小。

(3)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速也影响风向。近地面最显著,高度愈高,作用愈弱,高空忽略不计。


 三种作用力的概念、影响与画法:

作用力

概念

对风速、风向的影响

风向的画法

水平气压梯度力 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既影响风向(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又影响风速(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垂直于等压线
地转偏向力 促使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离的力 只影响风向(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不影响风速(风力) 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摩擦力 地面与空气之间,以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层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力 既影响风速(降低风速),又影响风向。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反之,风速越大。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反之,夹角越小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大气水平运动三种作用力对比分:


沃克环流:

正常年份,在赤道附近及其以南海区,太平洋西部温度高、海面高,东部温度低、海面低的状态下形成的。如图所示:
厄尔尼诺现象:

(1)定义: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2)厄尔尼诺现象的典型特征:
①赤道西太平洋大气低层出现西风;
②南方涛动(南方涛动(SO),指日界线以东的东南太平洋与日界线以西的西太平洋——印度洋之间海平面气压的反相关关系)指数表现为明显的持续负指数;
③沃克环流异常偏弱;
④赤道太平洋东部副热带地区高空气压高于正常状态;
⑤两半球副热带北部冬季平均急流位置向赤道地区和向东偏移。
(3)厄尔尼诺对环太平洋热带地区气候的影响
①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上升,大气对流活动加强、降雨增多,暴雨频繁,洪涝成灾。
②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带,由于海温下降,大气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减少,旱灾严重。
③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发生的热带风暴都比常年偏少。

拉尼娜现象:

(1)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异常降低的现象
(2)拉尼娜现象的典型特征
①赤道中、东太平洋具有低于正常温度的深厚冷水层,海面温度一般平均偏低1—2℃,次表层水温偏低2—4℃;
②赤道中、东太平洋斜温层深度比正常浅,深度仅达50~100m;
③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对流性降水受到抑制;
④赤道太平洋大气偏东信风比正常增强;
(3)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沃克环流增强,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和水旱灾害。
发现相似题
与“据香港天文台2011 年10 月19 日透露,由于拉尼娜现象正在形成...”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