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地理

首页
  • 单选题
    下图示意世界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完成1—3题。

    1.该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分布最高纬度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洋流
    2.②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28℃,③地区西海岸最热月均温约为16℃~21℃,导致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3.该气候影响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     ]

    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
    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
    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D.喜阴喜湿的特点
    本题信息:2012年广东省期中题地理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周颖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下图示意世界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完成1—3题。1.该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分布最高纬度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B....” 主要考查您对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

暖流和寒流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
  • 暖流和寒流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
(2)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使气压带不再呈带状分布,而呈块状分布。

 


海陆分布对地面气压带的影响: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月份在北纬6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亚洲高压(又称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低压中心(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低压中心(冰岛低压)。

7月份,在北纬3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印度低压(又称亚洲低压)最为突出,使分布在此处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印度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的高压中心(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高压中心(亚速尔高压)。图示如下: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夏季

冬季

原因

气温

气压

气温

气压

比热容

透光能力

陆地

弱;太阳光热集中在表层

海洋

强;太阳光热可向下传递

特别提醒:南半球表面以物理性质比较单一的海洋占绝对优势,因而气压带、风带基本保持带状分布。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类型

分布规律

基本特征

主要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两侧低气压控制地区

终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太阳高度角大,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的信风带内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温两季

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东北信风带内大陆的南部和东南部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及大陆内部

终年炎热干燥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内部

冬冷夏热,年较差大,降水稀少且集中于夏季

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以达到

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东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极地气候

南北两极地区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

 

 

 

 

 

 

 

 

 

 


几个重要地区气候成因的分析:

1、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
a、赤道低气压控制;
b、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
c、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
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
2、东非高原的赤道附近地区没有成为热带雨林的原因:海拔较高,气温比刚果盆地低些。
3、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林、西侧为热带草原的原因:
a、大部分在热带,气温高;
b、东侧暖流通过;
c、岛屿中部为南北走向山脉;
d、东南信风吹向岛屿,形成地形雨。
类似地区: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中美地峡的热带雨林。
4、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高温期出现时间:干季快要结束、雨季快要来临时。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超过热带草原气候。
5、南亚地区5月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原因:热带过来的西南季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
6、日本、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分布: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因为日本是岛国。朝鲜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由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


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比较:

1、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相似点:气温:全年各月均高温;降水: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不同点:降水量多少不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年降水量介于1500-2000mm之间,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相对较少,年降水量介于750-1000mm之间。雨季集中程度不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有突变现象,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有渐变现象。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相似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不同点:最冷月均温:亚热带季风气候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在0℃以下。雨季长短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温带季风气候雨季短。

3、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相似点:四季分明,夏凉冬暖。
不同点:最冷月均温不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0℃以上,温带大陆性气候在0℃以下;降水季节分配不同: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气候类型的判读:

第一步:
根据7月温度判断南北半球
7月温度高则为北半球
7月温度低则为南半球

第二步:
根据最冷月气温判断气候带
以“温”定“带”——根据提供的气温资料,确定气候带。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寒带

最冷月气温 >15℃ 0℃~15℃ <0℃ 最热月<5℃
季节变化 终年高温 冬暖夏热 冬寒夏热 终年严寒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
温带季风
温带大陆性
极地气候

 
第三步:
根据降水量判断气候类型
以“水”定“型”——再根据降水资料,确定具体气候类型,主要从季节变化和年降水量两个方面讨论。

热带气候 最冷月>15℃
全年多雨,>2000mm 热带雨林
干湿季明显,700-1000mm 热带草原
雨旱两季,>1500mm 热带季风
全年很少,<250mm 热带沙漠
亚热带 最冷月>0℃
冬雨型,300-1000mm 地中海
雨热同期,800-1500mm 亚热带季风
全年湿润,700-1000mm 温带海洋性
温带 最冷月<0℃
雨热同期,500-1000mm 温带季风
全年降水少,250mm左右 温带大陆性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导致全球气温波动上升的原因:

全球气温波动上升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就自然因素而言,包括太阳活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等,这是地质时期、历史时期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人为因素是近几十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导因素,主要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结果,包括两方面:一是燃烧大量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是森林的破坏,减弱了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暖流:

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多由低纬流向高纬或为下降流。典型的有: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

寒流:

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多由高纬流向低纬或为上升流。典型的有: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暖流和寒流的判断:

1、洋流概念法:
由水温高处向水温低处的是暖流,反之是寒流。一般地,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的是寒流,反之是暖流。
2、洋流成因法:
根据洋流(风海流)分布海区的风带来判断。根据相邻海区表层海水的温度、盐度差异来判断(密度流)。
3、海水等温线图中寒暖流的判读方法①“暖高寒低”:
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海区。如图①,A处是暖流,B处是寒流。
②“凸向即流向”:
即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如图②,该图是海洋局部等温线分布状况,则A处是暖流,B处是寒流。
发现相似题
与“下图示意世界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完成1—3题。1.该...”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