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大陆与台湾之间基本没有联系。1978年,两岸贸易总额仅为0.5亿美元;而到2007年,两岸贸易额达到了1245亿美元,增长超过2490倍;2008年1至12月,两岸贸易额达1292.2亿美元。
    ——新华网

    材料二:2009年5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会谈时表示,考虑到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包括需要逐步破解一些政治难题,巩固和增进双方的政治互信尤为重要。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关键所在。吴伯雄表示,希望两岸增进互信,化异求同,积极促进良性互动,共创和平、共促稳定、共谋发展、共享繁荣。
    ——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历史上,我国的宝岛台湾曾经被荷兰殖民者占据。这一局面的结束与哪一事件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当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09年广东省中考真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刘晓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大陆与台湾之间基本没有联系。1978年,两岸贸易总额仅为0.5亿美元;而到2007年,两岸贸易额达...” 主要考查您对

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府的设立

(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府的设立
  • (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发生在公元1661年。1624年(明天启四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明末清初,郑成功下决心赶走侵略军。1661年(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永历十六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神圣领土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性质:
是一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领导这场斗争的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收复台湾:
1.原因: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地区,残酷的屠杀和奴役当地人民,并以台湾为据点经常骚扰大陆沿海地区。
2.经过和结果: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跨海作战,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意义: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了保护作用。郑成功对台湾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台湾社会的发展。

康熙帝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立: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一只处于郑氏子孙的统治之下。1683年,康熙帝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澎湖一战,郑军大败,郑克塽投降,台湾纳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三国时期,吴国孙权于230年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为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2.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流求即今台湾,隋、唐、宋代一直称台湾为流求。
3.元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也就是台湾。
4.明朝郑和下西洋,船队经过台湾,今天台湾的淡水、基隆两城就是郑和命名的。
5.1624年,荷兰殖民者开始入侵台湾,1662年,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在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6.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这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同时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郑成功收复台湾:


如何评价康熙帝收复台湾:
众所周知,郑成功从荷兰的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而康熙帝收复台湾,于民族大义上来说,是否是正义的呢?
有人说,郑成功尊明抗清,康熙帝收复台湾的目的仅仅是征服明朝的残余而已,于民族大义来说没有正义性。但是,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一直遵南明的皇帝朱由榔为正统,进行抗清斗争。可见,他没有自立为帝,并且多次推辞了南明政权的封王。可见他一直忠心于汉政权,没有任何独立的意思。但是,后来郑成功死后,儿子郑经自金门发动军事政变,自称延平王,打败了控制台湾的郑成功之弟郑世袭,在台即位。然后改东都明京为东宁;他依陈永华之议,移植明朝中央官制,仍奉已死的永历帝正朔,然而实际上郑经的政权变成一独立于海外的王国。因此,康熙帝出兵金门,收复台湾,确实是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主完整,因此也是正义的战争。

海峡两岸日益交往密切:
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导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来往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海峡两岸的民间团体为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做的努力和结果:
努力:
(1)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2)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3)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结果: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三国时,吴国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2)元朝时,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
(3)1662年,占领台湾荷兰侵略者投降,郑成功收复台湾。 
(4)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5)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 
(6)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7)1949年,国民党退台湾。
(8)1950年,美军第七航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台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次会议于2005年3月1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项立法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依据,集中中华民族的智慧,以立法确定中国人民决心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重大战略举措。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必然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政治影响。祖国大陆将实现两岸统一的大政方针,转化为国家立法,集中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不可动摇的反对分裂国家的坚强意志,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其次,这项立法将是既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为中心,也会清楚地确定分裂国家的犯罪表现及惩治办法。第三,这项立法在台湾岛内会引起强烈反响,各种政治势力都会更加认真地审视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的道路。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中国完成并颁布实施《反分裂国家法》的极其重大的意义。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