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收二川,排八陈,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   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材料二“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材料三“令曹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权据有江东,已历三   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请完成:
    (1)材料一、二所赞颂的人是谁?最能高度概括其功劳的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取西蜀”“东和北拒”“水面偏能用火攻”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是他给谁提的什么建议?此建议是否正确?请用史实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月考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志超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收二川,排八陈,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 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 主要考查您对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的形成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赤壁之战
  • 三国鼎立的形成
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孙刘联军抗击曹操的著名战争。曹操统一北方后,与208年南下,首先击败刘表和依附刘表的刘备,占领荆州,进逼孙吴。孙权和刘备共同抗曹,派周瑜在赤壁与曹操决战。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善于水战,用火攻大败曹操。此后曹操退守中原。孙权巩固江东,刘备趁机占领荆州和益州。赤壁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赤壁之战示意图:
 

赤壁之战的过程:
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率大军,自宛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九月,曹军进占新野,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屯兵樊城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在长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会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
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三足鼎立:
220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都洛阳。第二年,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年,刘备为重新夺回荆州,调集所有兵力,亲征东吴,结果被东吴大败于猇亭,逃回白帝城后病死。至此,曹、刘、孙三个集团的疆域基本固定。同年,孙权称王,国号吴,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形成。




三国鼎立示意图: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收二川,排八陈,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