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读图题
    观察下列一幅人物图片:

    图一:冒顿单于

    图二:呼韩邪单于

    图三:王昭君

    (1)图一人物的最主要功绩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冒顿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人物最终归顺汉朝,他是如何归顺的?他这么做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人物曾演绎了一段千古传唱的历史佳话,这段佳话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会得到千古传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图片人物都与哪一个少数民族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个民族在我国历史上做出了哪些重要的贡献?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月考题历史读图题难度极难 来源:王亚杰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观察下列一幅人物图片:图一:冒顿单于图二:呼韩邪单于图三:王昭君(1)图一人物的最主要功绩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冒顿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统一对...” 主要考查您对

昭君出塞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昭君出塞
  •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和亲:
西汉初年,由于战争破坏,经济亟待复苏,政权尚未巩固,无力与匈奴作战。汉高祖只好采纳“和亲”的建议,把汉室公主嫁给单于,每年送去大量贡品,与匈奴约为兄弟,以缓和匈奴的侵扰。但是和亲政策不能阻挡匈奴贵族的掠夺。

昭君出塞:
随着匈奴贵族的军事实力削弱,其统治阶级发生内讧,匈奴分裂成了南北两部。南部呼韩邪单于在汉朝帮助下重新统一匈奴。汉元帝以宫人王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结束了百余年来汉、匈之间的武装冲突,此后约半个世纪,在北部边境出现了“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和平局面。
对比汉初“和亲”政策与昭君出塞并且得出的启示:
 
如何评价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后,结束了匈奴与汉朝的百年对抗,北方边境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而且昭君的子孙后代也为匈奴与汉朝的友好关系作出了极大贡献;并且昭君出塞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与技术,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汉族与其他少数名族的民族融合。
昭君出塞:

另一种对昭君出塞的评价:
从女权角度出发,由于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我国古代的女性地位非常低下,无条件受到男性的支配。在古代,很多女性无法追求真正的婚姻幸福,往往只是男权社会中权力和欲望的牺牲品。


鸣镝骑射:
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的军令制度。冒顿乃作鸣镝,鸣为响声,镝为箭头,鸣镝就是响箭,它射出时箭头能发出响声。鸣镝所射而不跟随他射箭的人,都被处死了。冒顿单于用鸣镝确立了绝对军事的指挥权,统一了蒙古草原,并且设立了国家机构,成立了奴隶制的军事政权。


秦汉时期和匈奴的关系:
1、秦朝时,派将军蒙恬北击匈奴,却匈奴七百余里,收复河套地区。
2、汉高祖刘邦于匈奴交战,被围于白登山七天七夜,以后汉朝被迫实行“和亲政策”。
3、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反击匈奴,使匈奴军事实力大大削弱,已经无力南下。
4、汉元帝时,将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此后北部边境安定半个世纪。
5、东汉时,派窦固窦宪两次出击匈奴,匈奴开始西迁,彻底解除了匈奴对中原王朝北部边界的威胁。

白登之围:
公元前201年,匈奴进攻晋阳,汉高祖问询,亲率30万大军迎战,被匈奴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七天七夜,和主力部队完全断绝联系。后来陈平用计,向单于阏氏行贿,才得以脱险。


发现相似题
与“观察下列一幅人物图片:图一:冒顿单于图二:呼韩邪单于图三...”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