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实验题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常见的白炽灯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图甲所示为小丽、小军、小梅三位同学与老师讨论这一现象时的情景.

    (1)图甲中,小军发表的观点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 .
    根据小梅同学的猜想,他们讨论形成了一个问题:电流一定时,导体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与它的电阻有什么关系?
    于是,小丽和小梅从实验室找来了煤油、两只规格相同(有密封塞)的烧瓶、两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两根阻值不同的镍铬金丝等器材,并组装出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
    (2)在小丽和小梅的实验装置中,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 来反映电流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热量的多少的.
    (3)在物理学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察或测量,但它变化时引起的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易于直接观察或测量,就可以像小丽和小梅这样用易于观测的量来反映不易直接观测的量.在下列问题的研究中,也用到这一物理学方法的是________________ .
    A.在研究平面镜成像时,通过等大的蜡烛与虚像重合来确定虚像的位置和大小
    B.在研究影响动能的因素时,通过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远近说明钢球动能大小
    C.在研究电压作用时,通过水压是水流形成的原因类比电压是电流形成的原因
    D.在研究电磁铁磁性时,通过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4)小军看了小丽和小梅的实验装置后认为,用温度计代替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实验效果会更好.于是,他们拆除了密封塞和玻璃管,将合适的温度计悬挂在适当的位置,然后开始实验.在上述改进中,他们遗漏的一个重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

    本题信息:物理实验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常见的白炽灯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图甲所示为小丽、小军、小梅三位同学与老师讨论这一现象时的情...” 主要考查您对

电阻的定义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电阻的定义
电阻:
1. 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不同导体的导电能力不同,阻碍作用越大,导电能力越弱,电阻越大。

2. 导体的电阻用字母R表示,电路中的符号用表示。
常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常见用电器 电阻R/Ω
白炽灯(15w) 3227
白炽灯(60w) 807
电熨斗(600W) 80.7
电烤箱(900W) 54
电炉(1000W) 48.4


电阻率:
    材料在长为1m,横截面积为1mm2,温度为20℃ 时的电阻值称为这种材料的电阻率。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电阻率,电阻率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即是说在温度、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的情况下,用不同材料制成的导体有不同的电阻。忽略温度的影响,求物体的电阻我们常用计算,由此易知,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对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

电阻的分类:
电阻分为定值电阻和可变电阻(阻值可调)。
(1)定值电阻简称为电阻,与之对应的是电阻器,元件符号是
(2)可变电阻,阻值大小可以调节,与之对应的是变阻器,元件符号是
变阻器一般分为滑动变阻器、变阻箱和电位器三种,最常见的是滑动变阻器,学生实验中常采用滑动变阻器。
发现相似题
与“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常见...”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