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实验题
    小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但稍作思考之后,就将电路改进为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她这样改进有何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她保持电源电压不变,通过调节电阻箱先后6次改变A、B间的电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I/A
    AB间电阻值R/Ω
    1
    0.80
    5
    2
    0.60
    10
    3
    0.48
    15
    4
    0.40
    20
    5
    0.34
    25
    6
    0.30
    30
     
    (1)小桦分析表中数据发现总结不出电流跟电阻的定量关系,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桦认真思考后发现了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并采取了正确的实验操作。你认为小桦每次改变电阻后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3)正确操作实验后,小桦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请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探究结论?                                         
    电流I/A
    1.20
    0.60
    本题信息:物理实验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 本试题 “小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但稍作思考之后,就将电路改进为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她这样改进有何好处?_________...” 主要考查您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目的及原理: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

    一、探究一: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内容与步骤:
    1.(开关断开,变阻器调大最大值)(如图)

    2.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R两端电压为1V、1.5V、2V,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填表。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分析结论:
    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二、探究二:电压一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内容与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开关断开,变阻器调大最大值)(如图)

    2.保持电压U=2V不变,更换电阻,使电阻分别为10Ω、20Ω、30Ω,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填表。

    分析结论:

    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分两步:第一步保持电阻不变,通过改变电压,观察电流的变化;第二步保持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观察电流的变化,从而得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

    例: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欧姆定律时,采用丁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他们选用的定值电阻分别是5Ω、8Ω、10Ω,电源电压是3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5Ω。

     (1)他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分两步进行:
    ①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____的关系;
    ②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____的关系。
    (2)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____A,电压表的量程应选_____V;某次实验中,若电流表的示数是0.3A,电压表的示数是1.5V,请根据你前面选择的量程,在图乙中分别画出两表指针的位置。

     (3)在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时,把定值电阻由5Ω换成10Ω,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_____不变。 

    解析: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有电压和电阻,因此实验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实验分两步进行:一是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测量三次;二是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的大小,测量三次。实验器材中电源电压为3V,因此电压表使用0~3V量程即可.所用定值电阻的最小阻值为5Ω,所以电路中最大电流为,电流表的量程选用0~ 0.6A。当电流值为0.3A、电压值为1.5V时,指针均指在表盘的中央刻度。改变定值电阻阻值是为了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电压不变,所以改变定值电阻后,应调节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原来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

    答案(1)①电压②电阻(2)0—0.6(或0.6) 0~3(或3)指针位置如图所示(3)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或电压表示数)


    如何分析“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中的电路故障:


        在本探究实验中,常会遇到电表无示数,示数偏低,实验数据或结论错误等问题,这都是电路中发生某种故障所致。如何准确地判断出电路故障的原因并予以解决,是中考中常会考查的内容之一。例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当____。
    (2)小新将实物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其中有一处连线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画“×”并改正。
     
    (3)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为2V,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为__A,则尺的阻值为__Ω。


    (4)换上10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将_____ (选填“变大”或“变小”),此时应将滑片P向______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阻两端电压为 __V。
    (5)小芳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解析:(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这样对电路元件起到保护作用。
    (2)电压表应与定值电阻并联,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原图中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两端的总电压。
    (3)由题图可知,电流表示数为0.4A,=5Ω。电流表读数时应先看量程后看指针。
    (4)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电压小变。当换上10Ω的电阻后,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知 R两端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所以应调节滑片向A端移动,使R两端电压保持2V不变。
    (5)定值电阻断路时,电压表与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内阻很大,所以电路中电流很小,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电源电压几乎全部加在电压表上,所以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答案(1)断开(2)如图所示

    (3)0.45  (4)变大  A  2   (5)定值电阻开路(答案科学合理即可)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改变R两端的电压大小;保护电路,使电路中的电流不至于过高。

    2.判断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时,(1)弄清滑动变阻器的哪部分连入电路(一般是滑片和下边所用接线柱之间的电阻线);(2)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方向,即远离下接线柱时变大,靠近下接线柱时变小。

    3.注意事项: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应选用合适的量程。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在物理学中,经常利用图像表示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它可以直观、形象地表示出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就应用了图像法;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描点,分别画出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和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或电阻的倒数)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进而可得出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例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用到如下器材:电源1个,电流表、电压表各1 只,定值电阻(5Ω、10Ω、15Ω各1只),滑动变阻器1 只,开关1个,导线若干。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这个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其中被控制的变量是__,滑动变阻器R2的作用是__。
    下面是他们获取的一组实验数据

     (2)请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
    (3)分析表中的数据或图像,你能得出的探究结论:__。

    解析因为电流的大小是由电压和电阻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所以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必须控制电阻不变。数据处理用的是图像法,先根据数据描点,画出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则表明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流与电压是成正比的。

    答案(1)电阻通过改变阻值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从而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2)如图所示 (3)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发现相似题
    与“小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时,设计了如图...”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