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将政府公告函告各国政府,表示新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将政府公告函告各国政府,表示新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

    (1)概括指出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对外关系的特点以及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对外交往取得了哪些重大新突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截止到2007年12月28日,我国已经与171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外交关系。

    ——据《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三

    (3)从材料三提供的数据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对外关系角度指出这种局面形成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情况,概括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对外关系发展历程所体现出的重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09年0103期末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马春荣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将政府公告函告各国政府,表示新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将政府公告函告各...” 主要考查您对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保障革命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孤立。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制定的背景:

1、国际形势:国际上,两大阵营对立,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进行封锁、禁运;
有利形势:
(1)资本主义阵营削弱;
(2)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3)亚非拉大批民族国家独立; 
(4)新中国的成立。
不利形势:
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美国对中国的敌视。
目的:
巩固政权、保卫和平、捍卫主权、打破封锁。
2、国内形势:国内,新政权还不稳固,经济恢复任务艰巨。
历史:新中国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的外交关系,而且在华有特权和不正当势力;
现实: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

新中国初期外交工作任务:

打破封锁,为巩固政权、恢复发展经济创造条件。
从历史角度看:结束旧中国屈辱外交,开创独立自主的全新外交。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具有革命性,除旧布新,打破封锁,迅速取得国际社会的承认,为政权巩固和经济恢复创造条件。

新中国为必须“一边倒”原因:

1、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两大阵营的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针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2、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是中国革命的盟友;
3、从目的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保卫和平,在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仅不相悖,反而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提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惟一合法政府,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抵制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
2、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3、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1971年,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遭到中国的断然拒绝。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1、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2、197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前升起;
3、1971年11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到达纽约,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新中国建国之初没有马上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按照国际惯例,理应取得在联合国的代表权。但是,由于美国采取抵制中华人民共和共和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


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2、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联合国中,亚、非会员国逐年增加,和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赞成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国家也在逐年增加,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联合国中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美国操纵联合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局面已无法维持。
3、是中国长期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结果;
4、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

1、这是中国、全世界人民和一切主持正义国家的胜利。
2、它表明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国际社会对新中国的普遍认同。
3、它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4、它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座桥梁。从此,中国国家领导人多次亲自参与联合国重要会议,广泛接触各国领导人,宣示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鲜明地阐述我国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得到联合国会员国的普遍赞同。1974年4月,邓小平副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第六次特别会议,阐述了中国对世界局势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受到热烈欢迎。中国在联合国组织内,坚定地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共同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而不懈努力。


70年代中美关系得到改善原因:

1、从美国方面看:
①建国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
④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
⑤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2、从中国方面看:
①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③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及条件:

1、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美国谋求同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政府,这种“越顶外交”的做法,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
2、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两国民间交流日益加强,日本国内要求中日建交的呼声高涨。
3、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
4、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美关系改善的经过:

时间 事件 意义
1971.4 美乒乓球队访华 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1971.7 基辛格秘密访华 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1972.2 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重大突破,正常化开始
1978.12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
1979.1 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影响:

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2、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3、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
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2月访华,避开了日本政府,对日本来说这是“越顶外交”,震撼了日本,这使日本长期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对华政策走进了死胡同。在这种形势下,有政治远见并勇于行动的田中角荣出任首相后,明智地采取了推进中日有利正常化的方针。
2、中日关系改善的主要障碍:
对过去侵华战争的态度问题。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3、中日建交意义:
通过中日建交、中美建交可以总结归纳出各国同中国建交最重要的条件,即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美上海公报:

1972年2月28日中美双方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于上海发表的政府公报。公报阐明了中美双方各自的立场。中国方面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公报宣布: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双方同意,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等方面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同意为逐步发展两国的贸易提供便利。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开辟了两国关系的新前景。  

尼克松:

尼克松(1913—1994),美国第37届总统,共和党人。毕业于杜克大学法学院,1937~1942年当律师,1942~1946年在美国海军部队服役。1946年当选众议员,1950年当选参议员,1952年起任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副总统,伙同艾森豪威尔实行了一系列的反动政策。1968年下半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积极参与并当选为美国总统。在他担任美国总统期间于1972年2月访华,发表了上海公报,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

1972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外交部长姬鹏飞和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的发表,使中国和日本国之间存在的不正常状态得以结束。两国政府决定建立外交关系,并尽快互换大使。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新时期中国对外政策转变为不与大国结盟的独立自主政策的内涵:
1、不同美苏任何一方结盟,也不联合任何一方去反对另一方,而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改善、发展同它们的关系,同时坚决反对它们的霸权主义和军备竞赛。
2、处理国家关系和国际问题时,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不受一时一事所左右,而是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政策。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外交思想和策略,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和有利的国际条件。


新中国五十年外交的特点:

①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根本目的“不变”,就是始终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的发展。但侧重点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有所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经济外交”的比重明显增加。保障国家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重要内容。
②独立自主的根本原则没有变,但独立自主的表现形式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在变。具体表现为从一边倒联苏抗美,到一条线联美抗苏,发展到新时期的不结盟。
③和平共处的基本准则没有变。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的政策没有变。


新时期中国对国际形势的认识:

1、两个超级大国要发动世界大战都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世界上有力量打世界战争的只有美苏两家,它们进行军备竞赛,但是一直难以突破军事均势。两国虽然拥有大量核武器,足以摧毁对方多次,但是谁也没有取得消灭对方而保存自己的能力。它们在世界各地的争夺相持不下,陷于僵局。它们发动的侵略战争,都以失败告终,因此,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2、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首先是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已经成为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重要力量。其次是西欧、东欧、日本等虽然分别同美苏保持着不同程度的联盟关系,但它们都不愿打仗,而且独立自主倾向都在发展,因而也是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重要力量。世界人民的意志归根结底是制约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中国对战争因素与和平因素的消长趋势作了新的判断:即制约战争、要求和平的因素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新时期中国调整外交政策原因:

1、经过建国以后三十多年来的努力,中国的国力有了很大提高,国家安全战略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集中精力进行和平建设真正有了可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国家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这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
2、国际上美苏争夺的战略态势发生了变化。在美苏势力基本平衡、对峙争霸的格局中,中国作为一个有一定实力的大国,无论与哪一方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都有可能打破力量平衡,助长某一方的霸权主义倾向。而中国作为和平力量独立于两个大国之外,则对维护世界和平有重要意义。
3、中国把和平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认识到和平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是和平的根本保证。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世界和平可以维护较长时期。

新时期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3、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成立并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 


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截至2012年5月)拥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的松散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


不结盟运动的特点:

从1961年形成的不结盟运动,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具有以下3个特点。
1、政治上从和平中立到反帝、反殖,进而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2、愈益重视和强调经济领域的斗争。
3、不结盟运动队伍不断扩大,并在组织上走向制度化。


不结盟运动成立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潮,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2、在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下,新兴独立国家在国际上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
3、新兴独立国家要求改变不合理的国际关系格局,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不结盟运动概况:

1、创始人: 铁托、尼赫鲁、纳赛尔
2、成立: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3、原则:独立、自主、非集团、不结盟。
4、任务: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5、影响:
①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③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以国家名义参加不结盟运动的五个条件:

1、一切参加国的政策应当是在和平共处和不结盟的基础上的独立政策;
2、它应该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3、它不应当使本国卷入大国冲突的军事集团并成为它们的成员国;
4、它不应当同任何一个大国签订双边协定,建立带有军事性质的联盟;
5、它不允许大国在其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史实:
中国入世的艰难历程 
(1)1947年,中国参与签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创始员之一,后被台湾当局非法占据 
(2)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加入关贸总协定的申请 
(3)1986年9月,中国开始全面参与乌拉圭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 
(4)2001年12月,多哈  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    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原因:
(1)中国需要世界。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力,还能够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可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 
(2)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入世后,其巨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WTO亟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3、影响: 
(1)机遇: 
①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 
②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 
③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定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维护合法权益; 
⑤利于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⑥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2)挑战:
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 
(3)启示:
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发现相似题
与“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将政府公告函告各国政府,表示新中国愿...”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