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单选题
    (2012年2月西安五校联考)如图所示,在某种介质中的一条直线上两个振动源A、B相距6m,振动频率相等,C为AB中点,D距B点1.5m。t0=0时刻A、B开始振动,振幅相等,振动图象如下图。若A向右传播的波与B向左传播的波在t1=0.3s时相遇,则(   )

    A.t1=0.3s时刻C点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上
    B.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C质点总是比D质点位移大
    C.两列波在A、B间的传播速度均为10m/s
    D.两列波的波长都是4m

    本题信息:物理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2012年2月西安五校联考)如图所示,在某种介质中的一条直线上两个振动源A、B相距6m,振动频率相等,C为AB中点,D距B点1.5m。t0=0时刻A、B开始振动,振幅相...” 主要考查您对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机械波:

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
2、机械波产生的条件:①振源;②介质。
3、波的形式:由于介质中质点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波源的振动就带动周围质点的振动,周围质点的振动再带动其邻近质点的振动,于是振动就在介质中由近及远地传播出去,形成了波
4、机械波的特点:
①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②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频率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
③离波源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远的质点依次振动。
5、波动与振动的关系:
波动中一定有振动,振动不一定形成波。波动是大量质点的振动,振动是单一质点的振动
振动是波动形成的原因,波动是振动传播的结果
发现相似题
与“(2012年2月西安五校联考)如图所示,在某种介质中的一条直线...”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