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观察下图,结合你所学的知识,下图中子路等人“侍坐”在一位老者身边。这位老者提出的一项主张是(   )
    A.克己复礼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C.天人合一D.存天理、灭人欲
            

    本题信息: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观察下图,结合你所学的知识,下图中子路等人“侍坐”在一位老者身边。这位老者提出的一项主张是( )A.克己复礼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C.天人合一D.存天理、...” 主要考查您对

追求礼乐的一生(修订六经,删修《春秋》)

柏拉图的政治活动

北方小驹

亚里士多德的教师生涯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追求礼乐的一生(修订六经,删修《春秋》)
  • 柏拉图的政治活动
  • 北方小驹
  • 亚里士多德的教师生涯

孔子简介: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


孔子的生平:

(1)自学礼乐: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成为儒士,苦研《诗》《书》《礼》《乐》,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已任。
(2)从政失败: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恢复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3)周游列国:55岁时,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没被采纳。
(4)献身文教:68岁时回到重国,整理编订《六经》,专门从事教育。


追求礼乐的一生:

(1)自学礼乐
孔子生在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先世为殷人,系宋微子的后裔。到五世祖木金父时,因其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讧中被杀,木金父亦被降为士,并“绝其世”,即被剥夺去卿大夫的世袭地位。为了区别公族,他便改姓孔。其三世祖孔防叔,畏华氏之逼逃亡鲁国(今山东)定居。孔子的父亲孔纥(字叔梁)是鲁国贵族孟献子属下一个“有力如虎”的猛士,因立两次战功,提升为陬邑(今山东曲阜南)大夫。孔纥大约六十几岁时同一个年纪不满二十岁的姑娘颜徵在成婚。年龄的差距,可以看出其阶级地位的悬殊。传说他夫妻俩因祈祷山神来不及回家,妻子就在山洞中生下孔子(此洞便以“坤灵洞”和“夫子洞”命名,今尚在。山即称“尼山”,位于曲阜城南)。孔子三岁时,先丧其父,十七岁时,又丧其母。孔子的家教中重视礼仪之教。生活贫困,促使他较早为谋生做事,学会多种本领,他自称“吾少也贫,故多能鄙事。”孔子青年时期在季氏门下当过委吏(管理仓库),还当过乘田(管理畜牧),由此他接触到社会下层,了解到人民的一些愿望和要求。孔子生长于当时的文化中心──鲁国,在周礼的熏陶下,6岁“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15岁时,就确立了坚定不移的学习志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学习鲁国保存的中国古代文化,从中寻求治国救人之道。这一基本方向,决定了他一生的生活道路,形成儒家的思想特点。
(2)从政失败
孔子最大的抱负,是希望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意思是,假使有人用我治理政事的话,一年的时间就差不多了,三年就会大有成效。孔子约自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他的理想。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未获得统治者的重用。直到51岁,鲁定公任他为中都宰。后来,他“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由大司寇行摄相事”。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3)周游列国
孔子从政下野后,见自己的政治抱负在鲁国不能实现,55岁时,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先后经过卫、曹、陈、宋、蔡、郑、楚等十几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直到68岁时返回鲁国。
(4)献身文教
孔子希望从政,长期未能实现,于是,他就招收弟子从事讲学活动。他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他自己勤奋学习、融会贯通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后来即使在做官期间,他也未停止办学。在周游列国期间,他一方面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一方面开展流动教学。晚年回到鲁国后,孔子开始专心整理文化典籍,删修《春秋》,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人物简介:

柏拉图(希腊语:Πλ?των,英语:Plato),是古希腊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也是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曾到过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在哲学上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公元前387年在阿加德米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柏拉图的出身:

柏拉图原名叫阿里斯托克勒(Aristokles),后因强壮的身躯和宽广的前额,改名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柏拉图是其体育老师给他起的绰号。他出生于雅典,出身希腊贵族家庭,父辈在政府中担任要职,母亲是梭伦的后代,从小受到完备的教育。他早年喜爱文学,写过诗歌和悲剧,并且对政治感兴趣,20岁左右同苏格拉底交往后,醉心于哲学研究。苏格拉底之死,使他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离开雅典到埃及、西西里等地游历,时间长达十多年。11年后回到雅典,创办了柏拉图学园。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正是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及“后民主时代”。

柏拉图思想产生的背景:

伯里克利时代(公元前约495—429年),是雅典民主政体最繁荣的时期。
伯里克利被称为平民执政官,在他执政时期贵族会议失去了支配国家政事的地位,平民力量成为国家权力的主宰;
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内政、外交、战争、和平等国家大事;
500人议事会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
十司令官是最重要的官员,是在公民大会上举手选出的;
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陪审法庭人员是按部落用抽签方法选出的。但雅典城邦的广大奴隶和外邦人是没有公民权利的,这样就有半数以上的人被排除在公民之外;
广大的妇女也处于无权地位;
雅典城邦的官员只有少量津贴,十司令官是没有津贴的。这样一般公民很难当选,即使当选了也没有能力担任其职务,真正掌握实权的还是少数富有的奴隶主。因此雅典民主政治实际上是雅典奴隶主阶级专政的一种手段。

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

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生于雅典,早年随父学雕刻,后专事伦理哲学探索。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共同奠定西方文化的哲学基础,对以后的西方哲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的主要思想有:
认为天地万物,生存毁灭皆出于神意;
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自己”,在于教导人们过道德的生活,认识普遍的道德规范;
倡导“知德合一”说,认为“美德即知识”,“作恶即无知”;
主张苦行主义,是一种有节制的、并带绅士气味的道德标准,主要强调哲学家不应该成为“它”的奴隶。


柏拉图的政治活动:


亚里士多德简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3月7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的著作包含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音乐、生物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和柏拉图、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老师)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公元前322年3月7日亚里士多德因病去世。


北方小驹——亚里士多德:

1、主要生平事迹:
①17岁时在雅典阿卡德米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被称“学园的灵魂”
②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成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之师。为师期间,利用优越条件,继续研究各类科学,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③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被称“逍遥学派”。提出“中庸之道”。
2、斯塔吉拉少年:
亚里士多德并不是雅典当地人士,他出生于希腊色雷斯的小城斯塔吉拉。他的父亲是一位颇受人敬重的御医(也算是一位科学家),这使他经常有机会出入于马其顿王宫,接触到了广泛的文化知识,特别是这时的希腊哲学、文艺以及一般文化都已发展到可以做总结的时代,这种背景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柏拉图学园的头脑:
柏拉图61岁的时候,亚里士多德来到了学园。在柏拉图学园进修的二十年中,亚里士多德表现出惊人的求知欲和超凡的才华,他的许多观点代表着他那个时代有教养、有阅历的人的流行见解。他并不盲从,正如柏拉图所说:“亚里士多德是学园的头脑”。他不赞成柏拉图充满神秘的宗教色彩和关于财产与家庭的非正统的伦理学说,他认为家庭与社区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求,精神只有在国家中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要求一切都要有科学的解释,放弃了柏拉图所主张的灵感说(这是当时大多数希腊人所深信的命运观);他认为感官未曾经历的事物就不可能有意识,柏拉图则认为不先存在于理性世界中的事物就不可能出现在自然界中。  
4、亚里士多德思想的评价:
①列宁说: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性的批判就是对一般唯心主义本身的批判,亚里士多德的唯心主义“在自然哲学里往往等于唯物主义”;
②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不但有些唯物主义因素,而且有些自发的朴素辩证法因素。他认识到普遍与特殊的统一,肯定了文艺的客观性,认为世界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
③他认为人类活动不外三种形式:认识或观照,实践行动,创造。他把“认识或观照”看成是最高的,认为只有此种活动,人才能面对最高真理,才能享受到最高的幸福;
④他认为女性是“未完成的男人”,柏拉图则认为男女之间是平等的,在这方面他就不如他的老师那样崇高;
⑤他在向唯物主义转变的过程中终究是不彻底的,充满矛盾的,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
⑥在某些问题上,他的思想反映了奴隶主阶级的意识形态,暴露出他的贵族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宫廷教师:

公元前343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聘请亚里士多德作为他13岁的儿子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亚里士多德一直担任这个职位直到亚历山大16岁,在那一年腓力二世宣布亚历山大成年,并在其缺位时摄政。从公元前334至324年这十年之间,亚历山大征服了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巴比伦、波斯、萨马尔干、大夏和旁遮普,也改变了希腊的世界。亚历山大是一个热情冲动而又野心勃勃充满征服欲望的人,亚里士多德却是一个稳重、平和、严谨而又善于思考的人,究竟老师对学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这两个伟大人物的接触似乎是毫无结果的,两个人仿佛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一个是城邦时代,一个是帝国时代。但师生之间的感情还是一直存在的。

吕克昂学园: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建立了吕克昂学园(Lyceum“光明之神”)。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及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这里有当时最好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亚里士多德现存的全部著作几乎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亚里士多德在学园里每天上午给高级班学生讲授科学技术,下午对一般听众发表常识性的讲演。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人们称亚里士多德为“散步的哲学家”;而以他为核心形成的学派,被称为“逍遥学派”。据说,亚历山大为他的老师建立吕克昂学园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财力(总计约八百金塔兰:每塔兰重合黄金六十磅),还命令部下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和其他资料送到吕克昂学园。

中庸之道: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中心思想是“中庸之道”。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过度、不及和中间。任何行为和感受都有一个中间性的问题,过度与不及产生误会,中间往往能够得到成功并受人赞赏。在他的许多著作里,如《诗学》中也反映了这种思想,下面是他对美德和情感的论述:美德须求适中,情感须求适度。中国的中庸之道以孔子为最先代表。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孔子的中庸之道,是要保持事物的质和常态不变,侧重于对现实社会政治的观察和实践,是为了经世致用,而不在于谈论天命和心情,根本目的还是要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及在“周礼”规范之内的社会制度。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中国几千年的主导思想──儒家思想的基础和最高的道德准则,其实质在于对矛盾论的认同感,即矛盾的统一性和同一性,就是用矛盾的基本观点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评价:

①早期欧洲文艺领域里所谓的“自然学派”、“心理学派”和“历史学派”,都是以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作为其学派产生的祖先。因为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思想界产生了长久的深刻影响;
②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他的论著是系统的,他的讨论也是分门别类的,因此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③他的作品是批判的和发展的,正像他所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正是这种精神,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④他是一个职业教师,如果说柏拉图创造并奠定了西欧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那么亚里士多德则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基础,从而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⑤他作为一个哲学家,其基本哲学观是徘徊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的;
⑥他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在其著作中时时体现出这一阶级的思想局限性。


发现相似题
与“观察下图,结合你所学的知识,下图中子路等人“侍坐”在一位老...”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