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化学

首页
  • 填空题
    回答下列问题。
    (1)浓盐酸有挥发性,应________保存;
    (2)石墨具有导电性,这属于石墨的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化学反应CaCO3CaO+CO2↑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
    本题信息:2011年吉林省中考真题化学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刘敬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回答下列问题。(1)浓盐酸有挥发性,应________保存;(2)石墨具有导电性,这属于石墨的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3)化学反应CaCO3CaO+CO2↑...” 主要考查您对

分解反应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和应用

物质的保存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分解反应
  •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和应用
  • 物质的保存
概念: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特征:
一变多

表达式:
A = B + C

初中常见的分解反应:

按产物种类多少分类:
 
一、加热分解的产物有两种
1.分解成两种单质
⑴气态氢化物的分解
碘化氢的分解2HI=H2↑+I2
⑵氯化银的分解
氯化银的分解2AgCl=2Ag+Cl2↑
⑶电解
电解水2H2O2H2↑+O2↑

2.分解成两种化合物
⑴不稳定盐类的分解
碳酸钙的高温分解CaCO3CaO+CO2↑
⑵不稳定弱碱的分解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2Al(OH)3=Al2O3+3H2O
⑶不稳定弱酸的分解
碳酸的分解H2CO3=H2O+CO2↑
⑷含结晶水的盐类的脱水
十水碳酸钠的风化Na2CO3·10H2O=Na2CO3+10H2O

3.分解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⑴不太稳定的盐类的分解
氯酸钾的催化分解2KClO32KCl+3O2↑
⑵不稳定酸的分解
次氯酸的分解2HClO=2HCl+O2
⑶双氧水的分解
受热(或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分解2H2O2=2H2O+O2
4.有机物的分解
甲烷的裂解2CH4=C2H2+3H2

二、加热分解的产物有三种
1.不稳定盐类的分解
⑴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
⑵亚硫酸的酸式强碱盐受热分解
亚硫酸氢钠受热分解 2NaHSO3=Na2SO4+SO2↑+H2O
⑶铵盐的受热分解
碳酸铵受热分解
(NH4)2CO3=2NH3↑+H2O↑+CO2↑
⑷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2KMnO4K2MnO4+MnO2+O2↑
⑸硝酸盐的受热分解
硝酸银的受热分解2AgNO3=2Ag+2NO2↑+O2↑
2.硝酸的分解
4HNO3=4NO2+O2+2H2O
3.电解水溶液
⑴电解饱和食盐水
2NaCl+2H2O=2NaOH+H2↑+Cl2↑

按反应物种类进行分类:
1.酸的分解反应。
⑴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水 如H2CO3=CO2↑+H2O,H2SO3=SO2↑+H2O
⑵某些含氧酸的分解比较特殊, 如
硝酸的分解: 4HNO3(浓)=4NO2↑+O2↑+2H2O,
次氯酸分解 2HClO=2HCl+O2↑
磷酸脱水 4H3PO4(HPO3)4+4H2O↑ ;
2H3PO4H4P2O7+H2O↑
3H3PO4H5P3O10+2H2O↑

2.碱的分解反应:
活泼金属的氢氧化物较难分解,难溶性碱一般都较易分解: 2Al(OH)3=Al2O3+3H2O, 2Fe(OH)3=Fe2O3+3H2O, Cu(OH)2=CuO十H2O。

3.盐的分解反应:
碳酸盐、硝酸盐、铵盐一般都较易分解,且反应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⑴碳酸盐的分解:
碳酸盐=金属氧化物十CO2↑ 如CaCO3CaO+CO2↑,CuCO3CuO+CO2↑
K2CO3、Na2CO3比较稳定,很难分解,而其酸式盐较易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
Ca(HCO3)2=CaCO3+CO2↑+H2O
⑵硝酸盐的分解反应。硝酸盐受热均易分解,并放出氧气,其规律大体如下:
活动性强的金属(K、Ca、Na)硝酸盐=亚硝酸盐+O2↑:
如 2KNO3=2KNO2+O2↑。
处于活动性顺序表中间的金属(Mg、Cu等)的硝酸盐=金属氧化物+NO2↑+O2↑:
如2Mg(NO3)2=2MgO+4NO2↑+O2↑ 2Cu(NO3)2=2CuO+4NO2↑+O2↑
不活动金属(Hg、Ag、Au)的硝酸盐=金属+NO2↑+O2↑:
如 Hg(NO3)2=Hg+2NO2↑+O2↑; 2AgNO3=2Ag+2NO2↑+O2↑
⑶铵盐的分解反应。铵盐受热易分解,一般都有氨气放出:
如(NH4)2SO4=2NH3↑+H2SO4 ;NH4HCO3=NH3↑+CO2↑+H2O。
⑷其它盐类的分解反应
如 2KClO3=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

4.氧化物的分解反应:
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不容易发生分解反应 2H2O2=H2↑+O2↑
金属氧化物一般分解的规律是: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铜后的金属氧化物受热易分解:
如 2HgO=2Hg+O2↑,2Ag2O=4Ag+O2↑
活泼的金属氧化物,给它们熔化态通电流可使其分解:
如2Al2O3(熔化)=4Al+3O2↑

物理性质:
1. 概念: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
2. 实例:在通常状态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3. 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等。 

化学性质:
1. 概念: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化学性质只能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若在使用物质的过程中,物质本身没有变化,则是利用了物质的物理变化,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则是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是决定物质用途的主要因素,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变化
区别 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的特有属性,不同的物质其属性不同,是变化的内因 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有序的,动态的,性质的具体体现
联系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能发生的变化,而变化又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判断是“性质”还是“变化”:
判断某种叙述是指物质的“性质”还是“变化”时,首先要准确把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若叙述中有“能”,“难”,“易”,“会”,“就”等词语,往往指性质,若叙述中有“已经”,“了”,“在”等词语,往往指物质的变化。

有关描述物质的词语:
1. 物理性质:
(1)熔点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3)压强
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4)密度
物质在单位体积上的质量叫密度,符号为p。
(5)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这种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跟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6)潮解
物质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的现象。如固体、NaOH,精盐在空气中易潮解。
(7)挥发性
物质由固态或液态变为气体或蒸气的过程二如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8)导电性
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叫导电性:固体导电靠的是白由移动的电子,溶液导电依靠的是自由移动的离子
(9)导热性
物体传导热量的能力叫导热性。一般导电性好的材料,其导热性也好。
(10)延展性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的性质叫延性;在外力作用下能碾成薄片的性质叫展性。二者合称为延展性,延展性一般是金属的物理性质之一。

2. 化学性质:
(1)助燃性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进行燃烧的性质。如硫具有可燃性。
(2)助燃性物质能够支持燃烧的性质。如氧气具有助燃性
(3)氧化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够提供氧元素的性质
(4)还原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够夺取含氧化合物中氧元素的性质,初中化学常见的还原性物质(即还原剂)有 H2、CO、C。
(5)酸碱性酸碱性是指物质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性质: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
(6)稳定性物质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自身不易发生分解反应的性质,如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7)风化结晶水合物(如Na2CO3·10H2O)在干燥的环境中失去结晶水的性质。
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的保存:
1.钠保存在煤油中

2.NaOH溶液用橡胶塞

3.硝酸用玻璃塞棕色瓶

4.硝酸银用棕色瓶

5.白磷保存在水中

物质保存中需注意:
一、 防挥发:
1 .油封:氨水,浓盐酸,浓硝酸等易挥发无机液体,在液面上滴 10 ~ 20 滴矿物油,可以 防止挥发(不可用植物油)。
2 .水封:二硫化碳中加 5mL 水,便可长期保存。汞上加水,可防汞蒸气进入空气。汞旁放 些硫粉,一但失落,散布硫粉使遗汞消灭于化学反应中。
3 .腊封:乙醚、乙醇、甲酸等比水轻的或易溶性挥发液体,以及萘、碘等易挥发固体,紧 密瓶塞,瓶口涂腊。 溴除进行原瓶腊封外,应将原瓶置于具有活性炭的塑料筒内, 筒口进行 腊封。

二、防潮:
1 .漂白粉、过氧化钠应该进行腊封,防止吸水分解或吸水爆炸。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应 该进行腊封; 硝酸铵、 硫酸钠易吸水结状, 倒不出来, 以至导致试剂瓶破裂, 也应严密腊封。
2 .碳化钙、无水硫酸铜、五氧化二磷、硅胶极易吸水变质,红磷易被氧化,然后吸水生成 偏磷酸,以上各物均应存放在干燥器中。
3 .浓硫酸虽应密闭,防止吸水,但因常用,故宜放磨口瓶中,磨口瓶塞应该原配,切勿对调。
4 .“ 特殊药品 ” 的地下室,下层布块灰,中层布熟石灰上层布双层柏油纸,方可存放药物。

三、防变质:
1 .防氧化:亚硫酸钠、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均易被氧化,瓶口应涂腊。
2 .防碳酸化:硅酸钠、过氧化钠、苛性碱均易吸收二氧化碳,应该涂腊。
3 .防风化:晶体碳酸钠、晶体硫酸铜应进行腊封,存放在地下室中。
4 .防分解:碳酸氢铵、浓硝酸受热易分解,涂腊后,存放在地下室中。
5 .活性炭能吸附多种气体而变质,(木炭亦同),应放在干燥器中。
6 .黄磷遇空气易自燃,永远保存水中,每 15 天查水一次:磷试剂瓶中加水、置于有水水 糟中,上加钟罩封闭。
7 .钾、钠保存在火油中。
8.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几滴稀硫酸,加入过量细铁粉,进行腊封。
9 .葡萄糖溶液容易霉变,稍加几滴甲醛即可保存。
10 .甲醛易聚合,应开瓶后立即加少量甲醇;乙醛则加乙醇。

四、防光:
1 .硝酸银,浓硝酸及大部份有机药品应该放在棕色瓶中。
2 .硝酸盐存放在地下室中既防热,又防光、防火还能防震。
3 .有机试剂橱窗一律用黑漆涂染。
4 .实验室用色布窗帘,内红外黑双层。

五、防毒害:
1 .磷、硝酸银、氯酸钾、氯化汞等剧毒物放地下室内,双人双锁,建立档案,呈批取用, 使用记载,定期检查。
2 .磷化钙、磷化铝吸水后放出剧毒性磷化氢,应放在干燥器中保存,贴上红色标签。
3 .由于没有通风橱,经常在地面布石灰,吸附某些毒害气相物质。
4 .浓酸,浓碱、溴、酚等腐蚀的药物,使用红色标签,以示警戒。

六、防震:
1 .硝酸铵震动易爆炸,放地下室中。
2 .自制的大晶体明矾、大晶体硫酸铜,用软纸垫包放大口试剂瓶中,进行缓冲,并按 “ 四位 数字 ” 进行编号入厨。
发现相似题
与“回答下列问题。(1)浓盐酸有挥发性,应________保存;(2)...”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