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生物

首页
  • 实验题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中生长素能从向光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侧,从而导致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为了验证胚芽鞘中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发生在A段(胚芽鞘尖端)而不是B段(尖端下面的一段)请根据提供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1)实验材料及用具: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2)绘图表示实验装置及方法,并用文字加以注解或补充说明。
    (3)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0年云南省期末题生物实验题难度较难 来源:李静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中生长素能从向光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侧,从而导致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为了验证胚芽鞘中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发生在A...” 主要考查您对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科学研究方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 科学研究方法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发现者 试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880年达尔文(英国) 但测光照射金丝雀虉草胚芽鞘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切取胚芽鞘的尖端
胚芽鞘尖端用一个锡箔小帽罩起来,但测光照射
用锡箔遮住胚芽鞘尖端下段,给予单测光照射
1910年詹森(丹麦) 在胚芽鞘的切面上放一个琼脂片,再将切下的尖端放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射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1914年拜尔(匈牙利) 切去胚芽鞘尖端并将尖端放回切面的一侧,在黑暗中生长一段时间,发现胚芽鞘弯向放尖端的对侧生长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
1928年温特(荷兰) 将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 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
1931奶奶郭葛(荷兰) 郭葛等人首先从人尿液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
2、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
3、运输
(1)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倒过来运输。
如下图:
(2)横向运输:在单侧光或重力作用下还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茎、根等处的横向运输。这种运输往往与单方向刺激有关,
如下图:
A、B为极性运输;C、D为重力作用下的横向运输。
3.分布
(1)产生部位<积累部位,如顶芽<侧芽,分生区<伸长区。
(2)生长旺盛部位>衰老组织,如幼根>老根。 
知识拓展:

1、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胚芽鞘实验中四个重要部位
①生长素产生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②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下部的一段。
③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④弯曲生长的部位——下部的一段。
2、植物生长状况的判断方法
①先看有无生长素的产生,有则生长,无则不生长。
②再看生长素在植物体生长部位的分布。若均匀,则直立生长;不均匀,则弯曲生长,至于向哪面弯曲.要看所研究的材料。
③若是茎或胚芽鞘,则一般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弯曲;若是根则一般要向生长素多的一侧弯曲。
3、植物的向光性分析
①概念: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②产生条件:单侧光。
③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④作用部位:尖端以下生长部位。
⑤作用原理: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多于向光侧,由于极性运输引起尖端以下伸长区的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如图:
⑥实例:根的向重力性、向水性、向肥性,釜的背重力性。
4、生长素极性运输的验证实验

甲、乙两组相豆对比,共同证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科学研究方法:

1、假说——演绎法
①提出假设
②演绎就是推理
③实验验证假设和推理
④得出结论
2、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或稀有稳定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
3、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归纳法、类比推理法、实验法和演绎法。
①归纳法: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它把特性或关系归结到基于对特殊的代表(token)的有限观察的类型;或公式表达基于对反复再现的现象的模式(pattern)的有限观察的规律。
②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这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简称类推、类比。它是以关于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的判断为前提,推出两个事物的其他属性相同的结论的推理。
③实验法:通过试验的论证得出所需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分为: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
④演绎法: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演绎法得出的结论正确与否,有待于实践检验。它只能从逻辑上保证其结论的有效性,而不能从内容上确保其结论的真理性。也可以从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和想象思维延伸到其结论该以反证明。
4、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
①设置对照原则:空白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
②单一变量原则;
③平行重复原则
5、实验的特性:对照,统一性质。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讨论结果;分析问题。分为科学实验;验证性实验;对照实验等。
知识拓展:

1、生物学的历史研究进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
(1)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叙述
①提出假设(如孟德尔根据亲本杂交实验,得到F1,Aa这对基因是独立的,在产生配子时相互分离。这里假设的是一对等位基因的情况);
②演绎就是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③最后实验验证假设和推理(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最后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2)遗传物质验证的三个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烟草花叶病毒的重组实验
(3)酶发现过程中的实验:
①1777年,苏格兰医生史蒂文斯从胃里分离一种液体(胃液),并证明了食物的分解过程可以在体外进行。
②1834年,德国博物学家施旺把氯化汞加到胃液里,沉淀出一种白色粉末。除去粉末中的汞化合物,把剩下的粉末溶解,得到了一种浓度非常高的消化液,他把这粉末叫作“胃蛋白酶”(希腊语中的消化之意)。同时,两位法国化学家帕扬和佩索菲发现,麦芽提取物中有一种物质,能使淀粉变成糖,变化的速度超过了酸的作用,他们称这种物质为“淀粉酶制剂”(希腊语的“分离”)。科学家们把酵母细胞一类的活动体酵素和像胃蛋白酶一类的非活体酵素作了明确的区分。
③1878年,德国生理学家库恩提出把后者叫作“酶”。
④1897年,德国化学家毕希纳用砂粒研磨酵细胞,把所有的细胞全部研碎,并成功地提取出一种液体。他发现,这种液体依然能够像酵母细胞一样完成发酵任务。这个实验证明了活体酵素与非活体酵素的功能是一样的。因此,“酶”这个词现在适用于所有的酵素,而且是使生化反应的催化剂。由于这项发现,毕希纳获得了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
(4)生长素的发现实验:植物的向光生长和胚芽鞘实验
2、同位素示踪方法的应用,使人们可以从分子水平动态地观察生物体内或细胞内生理、生化过程,认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例如,用C、O等同位素研究光合作用,可以详细地阐明叶绿素如何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什么是从这些简单分子形成糖类等大分子的中间物,以及影响每步生物合成反应的条件等。
3、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研究,从DNA复制、RNA转录到蛋白质翻译均起了很大的作用。最近邻序列分析法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酶切理论和统计学理论,研究证实了DNA分子中碱基排列规律,在体外作合成DNA的实验:分四批进行,每批用一种不同的32P标记脱氧核苷三磷酸,32P标记在戊糖5'C的位置上,在完全条件下合成后,用特定的酶打开5'C-P键,使原碱基上通过戊糖5'C相连的32P移到最邻近的另一单核苷酸的3'C上。用最近邻序列分析法首次提出了DNA复制与RNA转录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从而建立了分子杂交技术,例如以噬体T2-DNA为模板制成[32P]RNA,取一定量T2-DNA和其它一些DNA加入此[32P]RNA中,经加热使DNA双链打开,并温育,用密度梯度离心或微孔膜分离出DNA-[32P]RNA复合体测其放射性,实验结果只有菌体T2的DNA能与该[32P]RNA形成放射性复合体。从而证明了RNA与DNA模板的碱基呈特殊配对的互补关系,用分子杂交技术还证实了从RNA到DNA的逆转录现象。
4、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对分子生物学的贡献还表现在:
a、对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三个连续阶段,即肽链的起始、延伸和终止的研究;
b、核酸的分离和纯化;
c、核酸末端核苷酸分析,序列测定;
d、核酸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e、RNA中的遗传信息如何通过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向蛋质中氨基酸传递的研究等等。
为了更好地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除了有赖于示踪剂的高质量和核探测器的高灵敏度外,关键还在于有科学根据的设想和创造性的实验设计以及各种新技术的综合应用。

发现相似题
与“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中生长素能从向光...”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