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辽 ②西夏 ③金 ④海东盛国
    [     ]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本题信息:2012年期末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王亚杰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①辽 ②西夏 ③金 ④海东盛国[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 主要考查您对

辽、宋、夏的和战,澶渊之盟

金的建国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辽、宋、夏的和战,澶渊之盟
  • 金的建国

澶渊之盟:
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宋辽形势图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大挫辽军锐气。于是,双方议和。最终议定: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双方维持旧疆,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各守边界;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宋朝“守内虚外”政策的必然产物,宋朝的妥协使辽国得到很多好处。但是,“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出现了平稳的局面。


宋与辽的和战:
宋太宗统一中原和南方后,为了夺取幽云十六州,亲自率兵向辽进攻。宋军包围了幽州城,并在高粱河向辽的援军展开激战,宋军大败。宋太宗负伤中箭仓惶逃走。
雍熙三年(986年),宋军趁着辽朝内部矛盾重重,宋太宗再度分兵三路进行北伐,东路军以曹彬为统帅,中路军以田重进为统帅;西路军以潘美为统帅,。结果,出了中路军全身而退外,其余均被歼灭。从此宋朝放弃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的计划,开始采取消极防御的措施。
1004年,契丹军队大举南下,双方在澶州议和,双方维持旧疆,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各守边界;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
澶渊之盟后,宋辽的对峙局面形成。在一个世纪中,双方基本维持了和平的局面。宋辽边疆的安定,双方贸易兴旺,使者往来不断,加强了汉族和契丹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宋与西夏的和战:
元昊称帝都,与宋朝不断交兵,双方损失都很严重,于是元昊请和。1044年,双方订立和议:元昊取消帝号,北宋封元昊为夏国主,夏对宋称臣;送每年给西夏岁币;重开边境贸易。
从此以后,宋夏之间基本上维持了和平的局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檀渊之盟:
 


猛安谋克制度:
金朝实行的军民合一的地方基层组织。猛安谋克原来是女真人在氏族社会末期的部落组织,阿骨打加以发展和推行。猛安谋克制度规定: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谋克户平时实行从事生产活动,战时自带兵械,以猛安谋克为单位应征出战;猛安、谋克作为地方行政官员,分别于防御州、县官员职掌相近。猛安谋克是具有女真特色的地方基层组织。
金的建立:
女真族由黑水靺鞨发展而来,长期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带。北宋中后期,女真族的完颜部强盛起来,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
为了解除民族压迫,1114年,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抗辽,取得了初步胜利。1115年,阿骨打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阿骨打就是金太祖。为了加强统治力量,阿骨打推行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作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各户的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对金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辽朝灭亡:
阿骨打建国后,国力迅速增强。那时的辽政权由于政治腐朽,剥削苛重,各族人民起来不断反抗。阿骨打屡次兴兵攻辽,削弱了辽的力量。金与北宋联合夹击辽。1125年辽天祚帝为金军所俘,辽朝灭亡。
金朝的疆域:
 

女真族:
女真,又名女贞、女直,中国古代生活于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现今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的前身。公元6至7世纪称“黑水靺鞨”,公元9世纪起始更名女真。12世纪前期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朝,统治中国北方一百多年之久。直至13世纪被蒙古人所灭。17世纪初建州女真部逐渐强大,其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诸部,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至1636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号为满洲,女真一词就此停止使用,后来满洲人又融纳了少数的蒙古族、汉族等民族,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满族。
发现相似题
与“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①辽 ②西夏 ③金 ④海东盛国[ ]A、①②...”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