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物理

首页
  • 填空题
    一导体的电阻为6Ω,10s内通过它横截面的电量为2C,则导体中的电流为______ A.若将该导体与另一阻值为4Ω的导体串联,则总电阻为______Ω.
    本题信息:2005年上海物理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一导体的电阻为6Ω,10s内通过它横截面的电量为2C,则导体中的电流为______ A.若将该导体与另一阻值为4Ω的导体串联,则总电阻为______Ω.” 主要考查您对

电荷,元电荷,电荷量

电阻的串联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电荷,元电荷,电荷量
  • 电阻的串联
两种电荷: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凡是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必定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由此人们得出自然界中有且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电荷量与元电荷:
概念 符号 单位 元电荷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Q 库伦(C) e=1.6×10-19C


正电荷和负电荷:
种类 概念 符号 相互作用规律
正电荷 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图)
负电荷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

电荷的中和:
    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使两个物体都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叫做电荷的中和。如果两个物体带的异种电荷的电荷量不相等,那么只会出现部分中和,多余的电荷在两个物体上重新分布。
电阻的串联: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1)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其总电阻一定比每一个导体的电阻大。

(2)由R=R1+R2+…+R4可推出,n个阻值均为Rn的电阻串联,其总电阻为R=nR0
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特点:
在串联电路中,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即
  如图所示,在串联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U=IR可得: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IR1,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IR2,所以,即,该式表明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特点。


如何理解“串联分压与并联分流”问题:
1.分压原理: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及欧姆定律可知,变形得,这便是分压原理,即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2.分流原理:在并联电路中,由于并联电路电压相等,由变形得,这就是分流原理,即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例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只电流表的规格相同,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以及0~3A)。闭合开关s,电阻R1与R2中均有电流流过,两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R1与R2的比值为(   )

解析:电流表A2测通过R2的电流,A1测干路中的电流,两只电流表的偏转角度相同,说明干路中的电流是R2支路中电流的5倍(注意:电流表的两量程是5倍关系),则通过R1的电流是通过R2电流的4 倍,故R1:R2=I2:I1=1:4。

答案:C


发现相似题
与“一导体的电阻为6Ω,10s内通过它横截面的电量为2C,则导体中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