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政治

首页
  •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据统计,我国能源消耗占世界总量的1/4。我国单位能耗创造的GDP仅为o.7美元,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2美元。我国CO2排放占世界总量的1/3,预计到201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下图为2008年中国能源结构对比图。

    注: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24.2%。
    材料二:目前,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40%,而发达国家普遍超过70%。中国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干2009年12月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强调,要“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
    (1)上述材料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上述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为应对气候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不断推动国家间的气候谈判。但由于与会各国的分歧,2009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仅达成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中国政府本着时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态度,自主确定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同时,中国积极开展与各方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对话与合作。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中国和联合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广东省模拟题政治材料分析题难度极难 来源:范付纸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材料一: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据统计,我国能源消耗占世界总量的1/4。我国单位能耗创造的GDP仅为o.7美元,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2美元。我国CO2排...” 主要考查您对

科学发展观

主权国家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中国的外交政策

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科学发展观
  • 主权国家
  •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 中国的外交政策
  • 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科学发展观含义: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基本介绍: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正式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2012年11月14日,中共十八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主要内容: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心思想: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地位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必要性: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的战略思想。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GDP的增加,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主旨是更好地发展。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A全面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B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C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主权与人权:

区别:
主权是国家存在最重要的因素,主权在国际交往中强调国家这一属性;人权是公民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项民主权利。
联系:
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人权是主权的体现。“人权高于主权”是一些西方国家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借口,是错误的。


主权国家的理解:

(1)地位:
是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构成要素:
①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②最重要的要素: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3)基本权利:
①独立权: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②平等权: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③自卫权: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④管辖权: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4)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联合国:

联合国 性质 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原则 ①各会员国主权平等。
②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
③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④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⑤集体协作。
⑥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作用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中国与联合国: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 ①地位: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②作用:
A.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B.在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

(1)联合国大会是由全体会员国组成的审议机构,每年召开一次。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对各会员国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只对会员国产生广泛的政治影响。
(2)联合国安理会是联合国的执行机关,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安理会为制止对和平的破坏和 侵略行为时所通过的决议,对当事国和所有会员国都有法律约束力,必须予以执行。安理会可采取非武力措施和军事举动来实施其决议。因此,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决议的约束力是不同的。


主权国家:

 

国际关系含义:

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理解国际关系:

(1)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内容: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1)复杂的国际关系。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 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3)应当遵循的义务。
①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
②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实质: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2)主要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3)要求: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国际关系:


外交政策的含义:

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2)主要内容:
①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②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③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 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④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我国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努力:

中国致力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构建和谐世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①作为主权国家一定要自觉履行义务,遵守国际法。
②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③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⑤要始终不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⑥推动建立和谐世界可以从周边地区做起。
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以自己的和谐发展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

误区警示:

误区:我国政府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注意:我国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是有原则的,是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基础的,在涉及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 的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绝不拿原则做交易。
误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赞同和支持,这可以完全避免发展上的障碍。
注意:中国应当和平发展,中国可以和平发展,但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及国际反华势力的存在,它们不愿意看到一个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这决定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不会平坦和一帆风顺。


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联合国含义:

英文缩写:UN,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实现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联合国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5年,用以取代国际联盟,去阻止战争并为各国提供对话平台。联合国下设了许多附属机构以实现其宗旨。到2012年为止,联合国共193个成员国,包括除梵蒂冈城国以外所有得到国际承认的主权国家。


全面掌握联合国的有关知识:

影响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主要机构 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
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作用  ①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联合国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③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应该继续成为维护和平的使者、推动发展的先驱。
中国与联合国 地位: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当代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拥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作用: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①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②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③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
主张:中国倡导和支持联合国改革,主张改革应有利于坚持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更好地发挥联合国作用,维护会员国的共同利益;应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权和发言权,切实维护其利益。
提醒: 
(1)联合国是政府间国际组织,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超国家机构,更不是一种世界政府的形式。联合国不是为了削弱和取代国家主权,而是尊重和维护成员国的国家主权。
(2)联合国大:会是主要审议机构,由全体会员国的代表组成。安全理事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安理会的表决原则是:每一理事国均有一个投票权,程序问题由15个理事国中至少9个理事国的同意票通过;实质性问题必须包含5个常任理事国在内的9个理事国赞成票通过;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弃权不算反对),都可以否决该项议案,即每个常任理事国在实质性问题上都拥有“否决”权。因此这项原则又称为“五大国一致”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生态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和经济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1)生态的可持续性,是指维持正常的自然发展过程,保护好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及其功能,使整个系统处于一种良性的运行状态。
(2)社会的可持续性,是指社会的基本结构符合正义的基本要求,能够使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并能保证同代人之间、不同代人之间在资源使用上的公平分配。
(3)经济的可持续性,是指把经济的规模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载的范围内,在保证经济运行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
(4)三者的关系: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说,生态的可持续性是基础,社会的可持续性是关键,经济的可持续性是手段。完整的可持续发展是这三种可持续性的内在统一。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原则:

(1)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2)代际平等的原则

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经济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资源环境条件的制约。环境保护不好,会使工农业生产的基础受到破坏,限制经济的发展;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会抵消经济发展的成果。环境保护好了,可以提高资源的再生能力,增加经济发展的资源储备,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同时得到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就是使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为此,要把减少和防止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要求贯彻到经济活动的每个环节,追求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同时要主动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给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

坚持代际平等的原则:

当代人享有的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后代人同样应该享有。由于人类已经拥有迅速消耗自然资源的能力,每代人都有可能损害后代人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因此,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如何公平地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公平地享受环境权益,已成为可持续发展无法回避的伦理问题

实现代际平等的原则:

①当代人与后代人共享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是代际平等的重要体现。为此,当代人对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应限制在这些资源的可再生速率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只使用“自然资本”的“利息”,而不使用自然资本的“本金”。
②当代人在使用不可再生资源时,要把所获得的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技术创新,以力争在某种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以前,能够发现新的可替代资源。
③当代人还应控制自己的污染物排放量,把它限制在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对环境的伦理关怀:


发现相似题
与“材料一: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据统计,我国能源...”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