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下列思想主张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有
    ①“知识即美德”②“君子忧道不忧贫”
    ③ “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庸” ④“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本题信息:2012年浙江省模拟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刘文文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下列思想主张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有①“知识即美德”②“君子忧道不忧贫”③ “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庸” ④“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 主要考查您对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孔子开创儒家思想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 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 孔子开创儒家思想

顾炎武:

1、生活背景:
明末清初政治混乱,社会动荡,迫使很多有作为的知识分子开始探求救国救民的道理。
2、主张  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3、影响: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进步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在分析李贽、黄宗羲的反封建思想时,已经作了一结论性说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在当时政治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萌生的,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在总体上分析明清时期儒学思想出现活跃局面的原因时,又作了较具体的说明:“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以及“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的涌现。
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都是同时代人。他们生活在明末清初,目睹了明朝的灭亡,经历了抗清斗争的失败,感受了社会的动乱和危机,这就促使知识分子对社会制度和与此相应的意识形态(程朱理学)进行反思和批判。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提倡到实践中求真知。王夫之从哲学的层面批判理学所谓万物只是一个天理及其在内心求“理”的认识论,建立起“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体系。顾炎武、王夫之都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这说明进步思想的产生除了与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因素有关外,还与思想史自身的沿革和思想家个人的经历相关。


顾炎武及其思想主张:

顾炎武(1613—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遍游华北,载书自随。所至垦田度地,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音韵训诂、典章制度、兵农经济、郡邑掌故,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数十种著作。
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明道救世”。他认为明末一部分知识分子束书不观、脱离实际、游谈无根,“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弄得“股肱堕而百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日知录》),是一种误国误民的不良风气。因此,他主张学以致用,认为著书立说应该有益于当世,“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止为一人一家之事,而无关经术政理之大则不作也”(《亭林文集》)。他努力实践自己的主张,把书本知识和实地调查结合起来,开创了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优良学风,对清代学者产生了很大影响。顾炎武还反对君主专制的“独治”,主张吸收更多地主阶级分子参政的“众治”,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不用)矣”(《清儒学案·亭林学案》)。顾炎武还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他把封建社会中“亡国”与“亡天下”作了区别,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里所说的“亡国”指的是改朝换代,是一个封建统治集团代替另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问题;而“亡天下”则是指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问题。他认为,“保国”与“保天下”不同,“保国”即保卫旧的封建王朝,“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一般人不必关心;“保天下”即保卫本民族及其文化,则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这就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日知录·正始》)的著名论点。梁启超把他这种爱国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顾炎武的这些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对后人曾有很大的影响。



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都在人的价值方面强调理性、否定绝对权威。但是智者学派片面强调人的需要,否认对人的约束,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需要必须满足一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美德对于人的重要性。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限定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显然,比较的关键在于把握两者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比较的领域大体上包括研究对象、人的作用和人在社会上的行为等方面。


“美德即知识”——人文主义的升华:

(1)代表人物:
苏格拉底。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2)思想主张:
①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美德来自于知识; 
③主张“认识你自己”,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3)意义:
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苏格拉底对“人”的探索:

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哲学家。这一时期,智者学派的思想比较兴盛,在小国寡民的雅典城邦,人们贪图没有节制的个人自由和个人享受,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同时,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也带来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于是苏格拉底针砭时弊,批判雅典的政治领袖,批评颓废的社会风气,在寻找人的价值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苏格拉底对于“人”是什么作了如下回答:
(1)人的本质是理性,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这就确立了人的理性主体的地位。
(2)人的灵魂(理性)是至善,德行即智慧,智与德是合一的。
(3)一切罪恶都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即使像勇敢、节制之类的优良品性,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理性的心灵来指导,也不能使人为善。因此一切使人德行完善的只有知识,因此,“美德即知识”。
(4)人之所以要求知,是因为“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5)人要在理性的支配下去追求和生活,“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的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


苏格拉底:

1、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生于雅典。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自称有“灵迹”伴随,预示以何事不当为,终身信奉。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
早年学过雕刻手艺,后弃而从事探索伦理哲学,坚持“认识自己”是人类的第一要务。关于他的前半生,人们所知不多。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阿里斯托芬的《云》上演(前423),剧中将苏格拉底描写为开“思想店”的诡辩家,据此可知当时他已有名。传说特尔斐阿波罗神托所有言:世间不再有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的人。他自奉俭约,招收弟子,但不收学费。常在雅典街头与人辩论诸如正义、勇敢、德性、节制、真善美等课题,旨在寻求和确定其一般的概念。反对智者派的唯我主义和怀疑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每以揭露矛盾、诘问对方将论辩引至他所要达到的结果;这种方法便得名为苏格拉底的讽刺或反诘法。
2、他主张德性就是知识,所谓“知道合一”。苏格拉底还鼓吹灵魂不死或灵魂轮回。他所说的概念在本质上并非来自具体事物,勿宁说是具体事物来自概念(灵魂中所固有的东西);
人的认识即知识的获得,只不过是对此概念的回忆,这是西方早期的一种唯心论先验论。
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德性的少数人治国,对民主政体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派,不遗余力地加以攻击。被以安尼托为首的民主派控告,罪名有二:一是不信官方宗教、企图另立新神(他的“灵迹”),二是败坏青年。在法庭上虽否认他犯有任何罪行,但终被判处死刑(饮鸩)。
他在逻辑学方面的贡献是:
首次提出归纳和定义的方法。苏格拉底本人无著作,其事迹主要见于柏拉图、色诺芬等弟子的记述;
也是柏拉图大部分“对话”的中心人物。他的思想言行深深地影响了柏拉图等,并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儒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臣弑君、子杀父、少凌长、庶废嫡”等违背周礼的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继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从而创立了以仁和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孔子的思想:

(1)“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2)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
(3)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礼”的思想:

“礼”在孔子思想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礼”,即周礼,他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孔子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求“克己复礼”,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

“仁”的思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仁”就是“爱人”,即爱别人,爱众人,尤其要爱惜民力。孔子认为统治者应当体察民情,他反对施行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认为,要实现“德治”(礼治),必须提倡“仁”学,即通过各人内心修养,形成“仁”这个无美不备的德性。“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他给“仁”所下的两个最主要的定义。
孔子要求统治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孔子主张“爱人”,目的是为了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当然,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不过,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中,孔子能提出“爱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是有进步意义的。
政治上提倡严格的等级制度,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要实副其“名”,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论点。

“仁”与“礼”的关系:

孔子提倡“仁”的终极目的还在于“克己复礼”。他要求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规范,这就算有了仁德。做到这一步,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就可以得到缓和,人民也因受到恩惠而消除其反抗斗争。其目的在于维持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于不坠。他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就是“中庸”。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在孔子眼中,“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德性。后来,北宋的程颐加以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一阐释是切中肯綮的。
“中庸”是强调“过犹不及”和“恰如其分”的思想论。要求在认识事物时,通过研究这个事物在可能的发展趋势中,就其不及和过头两个极端之间找出适中合宜的地方,如夫子所说:“叩其两端而竭焉”。这个“适中合宜的地方”不一定是两极端之中点,一旦把它机械地固定在中点处,就犯了“折中主义”的错误。
在处理问题时,“中庸”要求不要偏袒于某一种倾向,或与某一种人完全一致,而认为应该调和不同的倾向,在各种不同的人之间进行适当的调和。也即所谓“和而不同”。
孔子中庸思想所具有的灵活性,完全服从他所要达到的道义原则。他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就是说,君子对任何的事或人,好恶取舍,都没有固定的成见与办法,“无可无不可”,但必须服从道义的标准。而他所谓的道义原则,系指礼而言,即周朝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与规章制度。可见,孔子中庸思想所具有的灵活性,其目的是维护不变的道的,这种思想带有形而上学的特点。北宋程颢说:“中则不偏,常则不易,惟中不足以尽之,故曰中庸。”这句话正说明了中庸思想所含的“不易”这一形而上学特点的重要性。但孔子中庸思想的着重点仍在于强调其方法上适度与平和的性质,及运用这种方法时所必须具有的灵活性。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思想主张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有①“知识即美德”②“君...”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