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在当年麦哲伦遇难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牌。碑上载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亚号,在埃尔卡诺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在这块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请回答:
    (1)曾经的敌人处于同一块墓碑的两面,这种现象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麦哲伦船队实现环球航行以前,人类航海史上还有哪些远航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能够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此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请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专项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刘晓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在当年麦哲伦遇难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牌。碑上载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 主要考查您对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的动机

新航路的开辟的经过

走向会合的世界(商业革命)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郑和下西洋
  • 新航路开辟的动机
  • 新航路的开辟的经过
  • 走向会合的世界(商业革命)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指自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众七次远航的历史,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世界多几十年,是中国明朝强盛的直接表现。

郑和(1371—1435):

云南人,回族,本姓马。他家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祖父和父亲都曾朝拜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这使郑和从小就知道外洋的一些情况。明军平定云南时他被掳,成为燕王朱棣的太监。靖难之役中,他多次立功,明成祖即位后,他被赐名郑和。1405年,受命第一次出使西洋。

西洋:

西洋是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一带。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明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国家统一
(2)中国航海技术的发达
(3)明朝政府采取了较为开明的对外政策

明初郑和下西洋经过:

(1)时间:1405—1433年(比欧洲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次数:7次。
(3)规模:
A.海船规模: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
B.船数:每次航行大小船只有200多艘;
C.人数:每次出海2.7万-2.8万人
(4)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明初郑和下西洋与15—16世纪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比较:

1、目的不同点:
新航路开辟是适应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利益的趋使。其目的是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物,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即经济目的)
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具体表现为:
(1)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
(2)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3)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2、其影响和后果不同点:
1、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极大地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其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违背经济规律,对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未产生直接作用,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2、西欧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3、郑和下西洋鲜明的特点:
(1)时间早:前者比后者早半个多世纪;
(2)规模大:郑和船队船多、船大、人多,远远超过后者;
(3)次数多:郑和7次下西洋,是开辟新航路无法比拟的。


郑和下西洋终止原因及启示

1、终止原因:
(1)耗费浩繁,国库枯竭,财政短缺;
(2)朝贡贸易违背经济规律;
(3)明末禁海的闭关政策。
2、启示:
发展对外关系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规律,着眼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郑和下西洋积极意义:

(1)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广泛的传播了中华文明;
(3)把中国同亚非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4)古代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开放的态度,和平友好的原则,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郑和下西洋局限性:

(1)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2)不计经济利益,缺乏持久的内在推动力;
(3)没有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实质性推动,更不具备近代意义。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必要性:
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根本原因
2、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传统商路受阻——直接原因
3、宗教因素:西班牙、葡萄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精神动力
4、社会根源:到亚洲寻找黄金、香料等——经济根源
可能性:
1、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物质条件
2、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3、地理知识的进步——相信地圆学说
4、西、葡王室的支持——物质条件


新航路的开辟的过程:

时间 人物 支持国 国籍 航程 方向 意义
1487 迪亚士 葡萄牙—好望角 第一次开辟新航路
1492 哥伦布 西 西班牙—美洲 西 发现美洲新大陆
1497—1498 达 · 伽马 葡   葡 葡萄牙—印度 开辟了东西方最短航线,首次发现到达印度的航线
1519—1522 麦哲伦等 西 环球(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西 第一次环球航行

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性质 封建性的海外活动 资本主义性质的探险活动
经费来源 国家财政支付 私人筹资
目的 显示明朝的国威(政治) 去寻找贵重金属(经济)
扮演角色 友好使者 殖民者扮
过程 时间早、规模大、人数多、船的吨位大,远达非洲东海岸 具探险性质的小规模航海,完成了环球航行过程
意义 促进了与亚洲国家友好交往 促进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张,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结果 贡赐贸易,不计成本,实行海禁 为资本原始积累所驱动,远洋活动蒸蒸日上
不同的原因 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资本发展缓慢 资本主义正在兴起,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1、地理位置: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这一地理位置有利于他们向海外发展。

2、航海技术:两个国家都掌握了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在航海技术上比较先进。

3、政治:两国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有能力支持和供应远航所必需的装备。

4、宗教信仰: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对外扩张时也把传播基督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


商业革命:

是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商业革命的表现:

1、世界市场扩大。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是世界各个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欧洲同非洲、美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 2、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世界市场的扩大,意味着产品越来越多地再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传到欧亚大陆,改变了粮食生产结构;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改变着欧洲人的消费方式和文化特点,而烟草的传播更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麦子、水稻等作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人的经济生活。
3、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等城市,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逐渐占有海上贸易中心地位。


商业革命:

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转移和人类眼界的开阔。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个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于是,欧洲同非洲、美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世界市场的扩大也意味着新的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特别是美洲的许多农产品传播到欧亚大陆。像玉米这一美洲的特产,新航路开辟后很快传到中国、非洲和东南欧。马铃薯(土豆)、烟草、可可等也从美洲传到亚、欧、非各洲。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的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越来越占据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新航路开辟以后,人类的视野大大开阔了。15世纪初期以前,欧洲人对欧洲以外的世界了解得不多。新航路开辟以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完全改变了。由于船队的远航和探测,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海岸线在不同程度上被摸清了。在某些地区,欧洲人也开始了解那里的内陆部分,如随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侵略,欧洲人对这些地区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

价格革命:

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经济后果是引起“价格革命”。其表现是: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最后甚至流入奥斯曼帝国。在白银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东流动时,它所经过的地方必然发生下述现象: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出现伪币,投机活跃。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大约四倍,其他欧洲国家虽然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但它们传统的经济关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物价猛涨对欧洲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致被称为价格革命。
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由于价格革命的影响,受到严重损害的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他们的实际收入因货币贬值而减少,陷于贫困破产;另一部分人是城乡的雇佣工人,由于他们处于被雇用的地位,而国家为保护雇主的利益,一再颁布限制提高工资的法令,致使工资的增长幅度赶不上物价的上涨幅度。在价格革命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他们既能够更廉价地购买劳动力,又有大量产品待价而沽。同时,对英法等国家来说,价格革命还有另一个作用,即初步理顺了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时期的价格体系。因此,在英法等国内经济体系能够较顺利地进行资本主义改造的国家里,价格革命有力地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但是,价格革命对西班牙所起的作用却不同。16世纪前期,西班牙国内社会经济虽一度呈现出繁荣局面,工商业中的资本主义关系也有所滋长,但封建结构仍相当顽强。面对农产品的价格猛涨,封建贵族只是一味加强封建剥削,城市中的行会继续控制着手工业生产。这就造成西班牙国内工农业生产难以发展,所产粮食不足以养活本国居民,所产羊毛仍然大量输往尼德兰和意大利,工农业产品的价格更加高于英国、法国、尼德兰的同类产品,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加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推行称霸欧洲的政策,将巨额财富用于军事和政治活动;西班牙贵族为了追求奢侈生活,大肆挥霍,这都造成从美洲殖民地运回的金银很快就转到其他国家的供货者和债权人手中的局面。因此,西班牙进行的殖民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它所开辟的殖民地市场,很快被英法等国的商品占领;它从殖民地掠夺的财富,并未被自己国内的工农商业所吸收,而是辗转流入英法等国后才转化为资本。据统计,1492~1595年,西班牙从美洲运回金银共约价值40亿比塞塔,留在国内的最多只有2亿比塞塔,仅占5%。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在当年麦哲伦遇难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