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二十世纪美国史》有关史实:
    材料一:……失业者只好一面等着饿死,一面举行示威。在若干大城市的垃圾站的四周,出现了一种所谓:“胡佛村”——穷苦不堪的男男女女的居住处。这些男人和女人都以沿门托钵或拾垃圾为生。他们的住处是用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破白铁罐子和碎木片所搭成的小棚子。
    材料二:1932年9月,美国退伍军人团通过一项决议,宣布“现在所用的政治手段已不能迅速有效地对付经济危机了”。在亚特兰大出现了“美国法西斯协会和黑衣社”,接着在一些地方又出现了银衣社、白衣社、褐衣社、“民兵团”、美国民族主义党等法西斯团体。
    材料三:1932年初,胡佛的前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符来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社会制度在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著名的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在1932年评论说:“在人类知识的现阶段,我们尚未具备理解这样一种大规模新型危机的条件,而这或许就是我们的政治、金融和工业领袖们在这一问题上失败的原因。有谁预见到了整个危机并预告了它的进程?就我所知并无一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社会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三中这些专家和评论家的意见?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专项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刘晓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二十世纪美国史》有关史实:材料一:……失业者只好一面等着饿死,一面举行示威。在若干大城市的垃圾站的四周,出现了一种所谓:“胡佛村”——穷苦不堪的男...” 主要考查您对

空前严重的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空前严重的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影响:

(1)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各国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政府信誉扫地;广大人民强烈要求改善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法西斯分子利用人们对现状的不满,兴风作浪,促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2)经济危机使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也尖锐起来。危机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竭力压低殖民地、半殖民地原料和农产品价格,并向这些地区倾销工业品,殖民当局还增加捐税,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日益恶化,这就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进一步高涨。印度国大党于1929年12月首次提出争取印度完全独立的口号,开展了第二次不合作运动。
(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惊恐万状的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转嫁和摆脱危机,加紧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经济战,形成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货币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弃金本位,形成英镑区、美元区、黄金本位区。
(4)危机打破了战后建立起来的赔款制度和债务关系。德国为防止金融体系崩溃,要求取消赔款。美国担心自己在德国的投资和贷款安全,支持德国的要求。1933年协约国赔款会议宣布废除赔款,这就打乱了各国债务关系。法国宣布停止向美国偿还战债,英国等美国的其他债务国也效法法国,从而更加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及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
(5)危机导致国际格局发生急剧变化。德、日、意这三个地盘较小、资源相对不足的帝国主义国家,建立起法西斯专政,企图从战争中寻求出路。德日意法西斯侵略国与一切遭受侵略、威胁的国家和人民的矛盾逐渐上升为世界主要矛盾。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二十世纪美国史》有关史实:材料一:……失业者只好一面...”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