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物理

首页
  • 问答题
    公路路边每隔1千米有一个里程碑,标明公路起点到此碑的距离,单位是千米.设计一种方法,利用里程碑和手表测量自行车以中等速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并给出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以千米/小时为单位.为了减少测量中的误差,请你至少提出两点注意事项.
    本题信息:物理问答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公路路边每隔1千米有一个里程碑,标明公路起点到此碑的距离,单位是千米.设计一种方法,利用里程碑和手表测量自行车以中等速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并给出计算...” 主要考查您对

速度的计算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速度的计算
  •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计算公式:
v=。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巧选参照物简化速度的计算:
   恰当地选择参照物,可使某些关于速度计算的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像超车、错车,漂流物问题等都可以这样试试!不要形成定势,只盯着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做参照物!

例1在一列以1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火车上,某乘客以2m/s的速度在车厢内行走(车厢长 2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乘客用l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
B.乘客用11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
C.乘客用10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
D,乘客用1.25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

解析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我们首先想到的参照物是地面。本题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和乘客都在运动,问题很复杂,如果我们选取匀速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问题就会简单许多,只剩下一个相对于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乘客,无论乘客从车头走到车尾,或从车尾走到车头,相对车厢走的路程都是车厢长 20m,相对于车的速度为2m/s,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可求出时间,则乘客无论从车头走到 车尾或从车尾走到车头所需时间均相等,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比值类问题解决方法:
     求比值的问题,把所给条件写成比的形式后,根据速度公式或者其变形公式,把所要求的硅用比值表示出来,化简,代入数据,计算得出结果。

例甲乙两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之比勾 4:3,运动的时间之比为4:1,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
A.4:3
B.4:l
C.  3:4
D.16:3

解析:有速度公式变形得s=vt,利用速度公式来求路程之比

答案:D


测量值、真实值与误差
1.测量值用测量仪器测定待测物理量所得到的数值。

2.真实值任何一个物理量都有它的客观大小,这个客观值称为真实值。最理想的测量就是能够测得其真实值,但由于测量是利用仪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人来完成的,受仪器的灵敏度和分辨能力的限制、环境的不稳定和人的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待测量的真实值是不可测得的。

3.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这种偏差叫误差。
      任何测量中的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只能设法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由于方法不当、人为主观因素(读错、记错等)造成的,因此在实验中错误应该避免也能够避免。
减小误差的途径:
选用准确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这种方法对偶然误差的减小有效)。
误差与错误:
误差 错误
产生原因 仪器精密度不够或实验方法不完善;观察者估读时的偏差及环境对仪器的影响 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者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大意
是否可以避免 不可避免 可以避免
如何判断 有误差的实验数据比较接近真实值 错误的数据远远偏离了真实值

发现相似题
与“公路路边每隔1千米有一个里程碑,标明公路起点到此碑的距离,...”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