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材料一 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对这个园名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材料二 雨果在1861年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仿佛战争得了胜利便可以从事抢劫了……。在历史的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1)中国古代重要建筑的命名往往体现着君王的政治理念和抱负,康熙时期是否如雍正皇帝解释的“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明园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客观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圆明园会遭到材料二的厄运,此局面和材料一有无内在的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09年吉林省模拟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王文艳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材料一 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对这个园名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 主要考查您对

火烧圆明园

巩固统一国家(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促进民族团结)

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火烧圆明园
  • 巩固统一国家(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促进民族团结)
  • 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

圆明园: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一组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统称为“圆明三园”。圆明园规模宏伟,运用了各种造园技巧,融会了各式园林风格,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顶峰作品。1860年,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遗址。

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火烧圆明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说法。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英法联军劫焚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是搬不动的就棒打棍敲,任意毁坏。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的通讯写道:“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一个名为赫里斯的英国军官,第一次抢到一个缕金花盆,盆中栽着一株高1英尺的黄金树,树上挂着以红玉为核心的蓝宝石果子。他将这个金花盆和其他宝物,装了七大筐,归为己有。第二次,他又抢到一座7英尺高的金塔和大批宝物。10月11日,英国侵略者又组织了一支1200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的庞大抢劫队,再次洗劫圆明园。10月18日清晨,英国骑兵团3500人,开进圆明园,手执火把,到处纵火。据当时记载:“顷刻工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了一缕缕的浓烟密雾……不久这缕缕的烟,聚成一团团的烟,后来又集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其中收藏着的历代富有皇家风味的精美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这场浩劫,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胜利原来可以成为强盗。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火烧圆明园的侩子手:



平定“三藩” :

1、“三藩”问题的由来:
三藩即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他们三人位高权重,为清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康熙即位后,三藩存在威胁到中央统治。1673年,清政府下令撤掉三藩藩王称号,吴三桂等随即叛乱。
2、平定“三藩”的经过:
三藩联兵举起反清大旗,数月之间,清朝江南半壁江山失于三藩之手。康熙帝临危不惧,运筹帷幄,重用汉将,做出果断的军事决策,进行镇压,同时采取政治攻势,历时八年,“三藩之乱”终被平定。
3、平定三藩的历史影响:
这场胜利,也彻底征服了一些明朝遗民的反清之心,使清朝统治趋于稳固。消除了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

收复台湾:

1、措施:
降服了控制台湾的郑成功之孙郑克塽,使中国重新归于统一。1682年,康熙帝决定收复台湾,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军进攻台湾。第二年,郑克塽投降,清政府随即设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福建省。设总兵、副将驻守台湾、澎湖。至此,在清初割据了42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维护了全国领土的完整。
2、影响:
加强了台湾同大陆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三征噶尔丹:

1、背景:
康熙时,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个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已归属清朝外,其他两部也都臣服了清朝。准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本来在伊犁一带过游牧生活。自从噶尔丹(1644—1697)统治准噶尔部以后,他野心勃勃,先兼并了漠西蒙古其他部落,又向东进攻漠北蒙古。漠北蒙古抵抗失败后逃到漠南,请求清朝政府保护。噶尔丹自以为有沙俄撑腰,十分骄横,以追击漠北蒙古为名,大举进犯漠南。
2、主要战役:
乌兰布通、昭莫多
3、结果影响:
噶尔丹自杀,平叛取得胜利,挫败了沙俄利用准噶尔贵族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巩固对西北边疆的统治。

加强民族团结:

1、尊崇儒家文化;
2、加强与蒙、藏民族团结,尊重喇嘛教
①表现:
A.在多伦与内外蒙首领会盟
B.册封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等活佛
②影响:加强了对西藏和蒙古的管理


康熙帝统一台湾的经过:

第一阶段,康熙元年到康熙三年。郑成功在台湾去世后,其子郑经继承了郑氏集团的领导权,占据着台湾地区和福建的金门、厦门等沿海岛屿,与清政府隔海对峙。清政府对郑氏集团实施军事打击与政治招抚、经济封锁相结合的策略和行动,迫使郑经于康熙三年(1664年)撤出金门、厦门等岛屿,退守台湾。
第二阶段,康熙四年到十二年。清福建水师进攻台湾行动受挫,此后清政府调整了对台策略,军事上取守势,政治上取攻势,派使者赴台寻求和平统一台湾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清政府还与郑氏集团展开了经济封锁与反封锁的较量。
第三阶段(康熙十三至十九年),郑氏集团乘大陆发生“三藩之乱”之机,出兵进犯大陆沿海地区,清政府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为基本方针,先鼎力平定三藩之乱,然后对郑氏集团剿抚并用,陆续收复了被郑军占领的沿海地区和岛屿,将大伤元气的郑氏集团逐回台湾。
第四阶段(康熙二十到二十二年),郑经去世后,康熙做出了武力统一台湾的战略决策,采取“因剿寓抚”的战略方针,一举攻占澎湖,消灭郑军的水师主力,然后运用强大的军事威慑和政治攻势,迫使郑氏集团放弃武力顽抗的企图,向清政府归顺投降,实现了台湾本岛的和平统一。
此后,清政府在台湾地区设置府、县等行政机构,又宣布开放海禁,恢复了大陆与台湾间的贸易。这些措施对维护祖国统一,促进两岸关系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多伦会盟:

康熙帝为加强北部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于1691年在多伦诺尔(今多伦)与蒙古各部贵族进行会盟。多伦诺尔是蒙语,意为七溪、七星潭,距北京约八百里。当时,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进攻喀尔喀蒙古,其三部十万众南下投清。康熙帝为安置喀尔喀蒙古,并加强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遂决定于多伦举行会盟。康熙帝于御营殿帐依次召见内蒙古、外蒙古王公贵族,并赐宴。康熙帝还召集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哲布尊丹巴等35名喀尔喀三部贵族会盟。主要内容为:
(1)规定喀尔喀蒙古遵行清朝的法令;
(2)令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等具疏请罪,以结束喀尔喀蒙古内部纷争;
(3)废除喀尔喀三部所旧有农济、颜诺等名号,留汗号,依次授予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台吉等爵位;
(4)编组盟旗,设立盟旗制度。此次会盟,改善了喀尔喀蒙古与清之间的关系,并使清王朝对漠北地区的管辖得到了加强。


 


抗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

1、背景:
明末清初,沙俄侵略军乘中国内部动荡不休,侵占了我国尼布楚、雅克萨等地,并以此为据点盘踞在那里,抢掠中国当地的少数民族。康熙帝不能容忍国土被侵占,臣民遭涂炭。在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后,亲自东巡,了解敌情,制定方略,提出了在黑龙江两岸筑城屯田、派兵永驻的战略方针。 
2、经过:
①康熙亲自东巡,了解敌情,制定方略;
②分别命令彭春、萨布素组织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
③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3、《尼布楚条约》意义:
①双方平等协商下签署的平等条约;
②肯定了“两江一岛”属中国。(即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库页岛)


对康熙帝的评价:

比较于中国古今史学家对康熙的称颂,有人对康熙重新评价。认为中国近代的落伍,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巨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
从康熙所处的时代来看,康熙即位前后中国和世界都处于新旧交替的紧急关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很快达到中国的近邻,俄国势力已深入到中国黑龙江流域。这种形势对于当时的清王朝既是挑战,又是机会。如果能借机了解西方,加快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加紧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加紧进行社会改革,就会在中西差距还不太大,西方人争夺重点尚未集中在中国的情况下,率先在东方建成资本主义强国。否则就难免成为第二个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从当时中国的发展情况来看,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已经产生,到康熙初年,正逐渐滋长,这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也说明中国具备了变革的一定经济条件。其次,当时政治思想体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质疑与挑战。清朝入主中原使“华夷有别”、“以夏变夷”论不攻自破。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被撼动,以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为首,已经在中国思想界掀起了一场公开反对君主专制的运动,他们主张社会舆论的合法性与监督作用,提倡地方自治,提出“富民”思想,“天理”在“人欲”之中。这些“异端邪说”与欧洲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说明中国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改革思想基础。
明清之际思想的混乱使人们向西方寻找精神支柱,信仰天主教的人越来越多。
在关键时刻,号称英明好学、文武全才的康熙,是趁热打铁、取中西文化之长,厉行变革,还是拨“乱”反“正”,使封建社会僵而复苏呢?从康熙的所作所为来看,他选择了后者。
所以康熙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两个世纪了,量变的积累增加了实质性变革的可能,且外界已有变革奏效的先例,又值大乱之后天下初定,假余威以变政更新正逢其时。但是康熙帝有才无识,因循误国,经雍正、乾隆沿袭日久,旧体制又重归稳定,已不易变矣。


发现相似题
与“材料一 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对这个园名雍正皇帝有个...”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