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年,各地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已经拉开序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民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材料二 1912年-1921年民族工业名牌产品表
    行业
    企业名称
    经营者
    籍贯
    面粉、棉纱
    茂新、福新等公司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江苏无锡
    酿酒
    张裕酿酒公司
    张弼士(本为华侨)
    广东大埔
    火柴
    鸿生火柴公司
    刘鸿生
    浙江定海
    化工
    永利化学工业公司
    范旭东
    湖南湘阴
    机器制造
    求新机器制造厂
    朱志尧
    上海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中国的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
    ——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民国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愿望。为实现”,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各举一例)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表格中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怎样的政治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共产党人对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本题信息:2013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田野(高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年,各地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已经拉开序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 主要考查您对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南京临时政府措施:

内容 作用
政治方面 焚毁刑具,停止刑讯,通令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严禁买卖人口,禁止蓄奴 保护人权
经济方面 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发展资本主义
文化教育方面 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禁止用清政府颁布的教科书。 否定封建文化教育,实行资本主义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德,革除历代“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赌博。 改革社会风气,提倡资产阶级文明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工人运动的失败使共产党认识到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也让孙中山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形成。


新三民主义的特点:

1、最大特点是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紧密结合。
2、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崭新的反帝反封建的内容。


中共积极帮助国民党改组:

1、共产国际和中共对孙中山的支持:
1923.10鲍罗廷来华明廖仲恺、谭平山等组成国民党临时中委;
1923.11共产国际决议《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要求对三民主义重新作出解释使之成为一个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政党。
2、孙中山加快了改组的步伐:
1923.1《孙文越飞宣言》的发表,确立联俄政策;
1924.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国民党联共政策的确立和扶助农工政策的确立。

国民党一大召开:

1924年1月12日在广州开幕。
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谭平山等出席了会议。
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这样,国民党就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联盟。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成为革命高涨的起点。

国民党一大的主要成果:

1、政治上通过了新的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政治纲领。
2、在组织上通过了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定。改组后的国民党开始由资产阶级政党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族革命联盟,从而成为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影响:

(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逐步壮大,这就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2)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队伍也逐步壮大,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一部分的代表——维新派站在救亡图存的前列,登上历史舞台。
(3)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这种要求首先反映在思想文化上要打破封建束缚,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民族工业曲折的发展:

(1)1927~1936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①获得较快发展的原因:
第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民族工业得到国民政府的支持。
第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很快实现全国的基本统一。虽不同性质的战争接连不断,相对而言仍属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对民族工业的破坏不很严重。
②概况:
1936年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不仅超过了官僚资本,而且超过了外国资本。
1935~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创历史最高纪录,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经济日益萎缩。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工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抗战爆发后,许多民族资本家为使企业免遭日本的毁灭,历尽艰险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他们对大后方经济发展,对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仅1937年8月~1938年3月,在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 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出于抗战需要,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的萎缩。重庆仅1943年停产的工厂就近三分之一,炼铁厂停产超过四分之三。
民族工业萎缩的原因:
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破坏和野蛮的经济掠夺。
②官僚资本的压榨。
(3)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①原因:
第一,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的在华政治、经济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有人称这一条约是“新二十一条”。
第二,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
第三,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②表现:
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民族工业纷纷倒闭。


民族工业曲折的发展:


发现相似题
与“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年,各地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已经拉...”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