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西汉的疆域图

    (1)仔细阅读材料一,你能否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地区名称填在____中?
    示例:
    长安
    ②____
    ③____
    ④____
    ⑤____
    (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两幅图,你认为丝绸之路对西汉疆域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期末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亚杰(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西汉的疆域图(1)仔细阅读材料一,你能否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地区名称填在____中?示例...” 主要考查您对

丝绸之路

班超经营西域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丝绸之路
  • 班超经营西域

丝绸之路:
西汉以前,中国丝绸经西北各民族,少量滴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半岛等。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奇珍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汉武帝以后,开开辟了与南海诸国以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产生的实质:
丝绸之路是西汉政府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使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汉朝的丝、丝织品大量运到西域后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情况下出现的。它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行为之后的民间行为所导致的后果。


开通丝绸之路的影响和历史作用:
“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葡萄等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是西汉与西域交往和交流的历史见证。丝绸之路也是西汉时期及以后,中国与西亚、欧洲各国的联系之路。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密切了汉族与沿途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





丝绸之路的路线图:
 
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甘肃的河西走廊及当今的新疆地区,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以至地中海东岸各国和南欧、北非等地。
班超出使西域:
东汉初年无力顾及西域,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公元73年,为攻击北匈奴,协助东汉重建西域都护,恢复对西域的管辖,班超出使西域,以智慧和勇敢以少数人袭杀匈奴使臣。迫使鄯善、于阗两国归服汉朝。公元91年,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再度将西域隶属于东汉的统治之下。
班超出使西域的意义:
班超出使西域30年。恢复了东汉朝廷对西域的控制和中西交通,使得东汉和西域的经济文化得以继续发展。班超依靠东汉王朝的强大军事力量和西域人民希望摆脱匈奴残暴统治对他的支持,凭借这军事外交的卓越的才能和坚强不屈的勇气,取得出使西域的成功。他还派甘英出使大秦,虽然未到大秦,但是公元166年,大秦派使臣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班超:


传奇人物班超:
班超为东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功绩封候,是与他年轻时期的志向,他的智慧和勇敢是分不开的。年轻时,班超为官府抄写文书养家,曾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遂投笔从戎,这就是成语”投笔从戎”的典故。
后来班超出使西域的鄯善国,鄯善国王开始对班超到来“礼敬甚备”,但不久就冷淡下来,班超立刻判断出了匈奴使者来了,在危难时刻,班超鼓动随性人员“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遂以36人晚间火攻杀匈奴使者以及随行护卫上百人。班超将匈奴使者之首掷于鄯善王之前,迫使动摇不定的鄯善王归附东汉。这就是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西汉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