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改错题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往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同答问题。(共20分)
    材料一 美国学者谢弗评价说:“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3个世纪中,几乎亚洲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
    材料二 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情况对比表
     
    郑和
    哥伦布
    时间
    1405.1433缸
    1492-1504定
    航海次数
    7次
    4次
    各次航海船只
    大小船只200多艘
    最少3只,最多l7只
    每次航行人数
    约2.7万-2.8万人
    最少90人,最多l500人
    到达范围
    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牙买加等地
    材料三 (清朝时)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马克思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举出反映该政策的典型史实两例。(4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5分)。这次远航有什么重要意义?(3分)
    (3)材料三中清朝的“与外界隔绝”的政策是什么?(2分)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2分)
    (4)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我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趋势。(2分)

    本题信息:历史改错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往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同答问题。(共20分)材料一 美国学者谢弗评价说:“在...” 主要考查您对

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

汉与欧洲的往来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
  • 汉与欧洲的往来
汉与朝鲜的交流:
秦汉之际,“燕、齐、赵人往避地者数万人。”两汉时期,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派人赴汉,先后会见了汉武帝和汉光武帝,加强了双方的联系。其中的辰韩,引进中国的先进文化,“嫁娶以礼”,语言和称谓与秦类似,有人称之为“秦韩”。那时中国与朝鲜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朝鲜特产的檀弓、果下马等输入中国,中国的铜镜、漆器等工艺品,以及铁质生产工具等输出朝鲜。

汉与日本的交流:
中日隔海相望,很早就有了密切联系。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东汉光武帝时期,“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后来,倭国又“遣使奉献”。通过不断的交往,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丰富了倭人的物质文化生活。
“汉委奴国王”金印:

汉朝时的日本:
在古代,日本称“倭”。《汉书·地理志》记述了倭人的生产生活和习俗。这说明我国那时对日本已经有了初步了解。秦汉时期,不少人渡海去日本。中日两国流传的徐福东渡的故事,反映了这一历史现象。
1784年。在日本出土了“汉委奴国王”金印、这证实了汉光武帝赐给倭奴使者金印记载的真实性。一般认为,倭奴国在北九州,这说明,公元1世纪中期,日本北九州一带已经于汉朝交往。


甘英出使大秦:
汉朝与大秦,地处路上丝绸之路的两端,双方都想直接交往,无奈受到安息等国的阻碍。公元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行至波斯湾,未能到达大秦。后来,大秦将目标转向海上,间接地与中国开展丝绸贸易。《后汉书》记载,166年,大秦人到达东汉,将象牙、犀角等礼物赠给东汉皇帝。这是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


发现相似题
与“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往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