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实验题
    我们都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示为该实验的装置图.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cm.
    评估实验的方案
    方案甲: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方案乙:除甲中的做法外,还应该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才能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方案丙: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从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方案丁:与丙不同的是,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它步骤相同.
    以上四种方案中,哪些是科学合理的:_____________(甲/乙/丙/丁)
    解决实验中问题
    (1)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上/下)调节.
    (2)小丽同学做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光屏的位置,都不能在不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请你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物理实验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我们都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示为该实验的装置图.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 主要考查您对

透镜及其分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透镜及其分类
透镜及透镜相关概念:
名称 概念 说明
透镜 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来工作的光学元件,它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塑料、水晶等)制成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如下图甲所示,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如下图乙所示,边缘厚、中问薄的透镜叫凹透镜
按其厚薄的形状可分为两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主光轴

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如下图所示

每个透镜都有一条主光轴
光心 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如上图所示 用字母“O”表示,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焦点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如下图甲所示。凹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变得发散,且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凹透镜的虚焦点,如下图乙所示
凸透镜两侧各有一焦点,且对称,用字母“F”表示
焦距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如上图甲所示 凸透镜两侧焦距相等,用字母“f” 表示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



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光学性质:对光线有汇聚作用
基本规律、概念 通过光心的光线不偏折
主光轴:两个球面所在球心的连线
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会聚于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成像规律 物距:u>2f,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像距:f<v<2f
物距:f<u<2f,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像距:v>2f
物距:u<f,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定义: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光学性质: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日常生活 照相机: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原理
投影仪: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原理
放大镜:凸透镜成放大虚像的原理
眼睛 眼睛成像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组合相当于凸透镜
近视眼的矫正:佩戴凹透镜制成的近视镜
远视眼的矫正:佩戴凸透镜制成的远视镜
科技 望远镜
显微镜

发现相似题
与“我们都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示为该实验的装置...”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