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物理

首页
  • 填空题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1)图1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当物距为30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规律与此类似的是______.
    (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______(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5)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6)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______(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7)若把图2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
    (8)她先让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______的光斑,如图2,测出该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0cm.则该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9)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______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
    (10)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______成完整的蜡烛的像(填“能”或“不能”).
    (11)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______(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或调节蜡烛使烛焰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12)小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②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③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观察像的大小,与②中所成像的大小相比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④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为观察凸透镜成像特点,小霞应从上图中凸透镜的______(选填“左”或“右”)侧进行观察.
    (13)对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从成“虚像”和“实像”的角度进行比较可知,平面镜能成______像,凸透镜能成______像.
    魔方格

    本题信息:物理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1)图1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2)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 主要考查您对

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会聚作用:
1. 让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射向凸透镜,观察到折射光线为会聚光束(如图甲所示),即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 会聚作用是指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而言,是会聚了一些或发散程度减小了一些,如图甲。凸透镜不仅对平行光束有会聚作用,对发散光束也有会聚作用。“会聚作用”并不等于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都是会聚光束。

三条特殊的光线:
①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
③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可用棱镜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说明:如图


光束:
1.平行光束
平行光束是指截面积不发生变化的光束。平行光束由平行光线组成,由于太阳离我们非常远,所以太阳光发出的射到地球的光束我们认为是平行光束(如图所示):


2. 会聚光束
会聚光束是指光束的截面积不断减小的光束。会聚光束由会聚光线组成(如图所示)。


3.发散光束
发散光束是指光束的截面积不断扩大的光束。发散光束由发散光线组成。由一个点光源产生的一束光就是发散光束(如图所示)。

发现相似题
与“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1)图1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