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化学

首页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制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油脂和烧碱制肥皂过程中有水解反应
    B.用电石和水反应制乙炔是氧化还原反应
    C.用NH4Cl和熟石灰反应制氨气是复分解反应
    D.用饱和FeCl3溶液制Fe(OH)3胶体是水解反应
    本题信息:2011年河北省模拟题化学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于丽娜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下列有关物质制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油脂和烧碱制肥皂过程中有水解反应B.用电石和水反应制乙炔是氧化还原反应C.用NH4Cl和熟石灰反应制氨气是复分...” 主要考查您对

氨气的制取

乙炔的制取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氨气的制取
  • 乙炔的制取
  •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1)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制取氨气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仪器:铁架台,铁夹,酒精灯,两个大试管,棉花;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钙固体。
(3)装置图:

(4)注意:
a. 一般用Ca(OH)2,而不用NaOH,因NaOH碱性太强,对大试管腐蚀比Ca(OH)2强。
b. 选用Ca(OH)2时要检验消石灰是否变质, 因经过长期存放后消石灰部分变成碳酸钙,最好用新制的消石灰。
c. NH4CL与Ca(OH)2质量比5:8为宜,如用(NH4)2SO4代替NH4CL,则质量比为1:1,消石灰过量,以防止生成氨合物。
d. 试管口(盛固体药品的试管)要略向下倾斜;
e. 固体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
f.导出氨气的导管要短,收集氨气的导管要长,伸入试管底部;
g.为使氨气收集更多,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收集氨气的试管,在试管口防一块,但不能堵死
h.酒精灯加热用外焰,先均匀加热,后对固体加热。
(5)收集方法: 用向下排气法取气法收集。因氨气极易溶于水,比空气轻。
干燥氨气: 用碱石灰,不能用浓硫酸和氯化钙干燥氨气。
检验氨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乙炔的制取:

(1)反应原理
CaC2+2H2O→CH≡CH↑+Ca(OH)2
说明:碳化钙与水反应较剧烈,为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2)实验装置

碳化钙与水反应是固和液反应在不加热时生成气体。从原理上看应选用启普发生器,但碳化钙与水反应激烈,很难控制,而且反应放热易使启普发生器炸裂,所以不能选用启普发生器。应选取图中装置,如将圆底烧瓶改用大试管,在管口处塞一块棉花,避免生成的泡沫从导管中喷出。
(3)收集方法: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乙炔气体。
检验方法: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紫色褪去;点燃乙炔,火焰明亮,冒浓烟。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往100mL烧杯中加入50mL水并加热至沸腾,向沸水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停止加热。
注意:
(1)实验过程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否则溶液出现浑浊;
(2)当反应体系呈现红褐色,即制得氢氧化铁胶体,应立即停止加热,否则也容易出现浑浊,产生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
(2)氢氧化铁的制备:
①原理:FeCl3+3NaOH=Fe(OH)3↓+3NaCl
②操作方法:向试管里注入少量氯化铁溶液,再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③现象: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有关物质制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油脂和烧碱制...”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