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经济形态
    1952年
    1956年
    全民所有制经济
    19.1%
    32.2%
    集体所有制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营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请完成:
    (1)上面一组数字说明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田立中(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经济形态1952年1956年全民所有制经济19.1%32.2%集体所有制经济1.5%53.4%公私合营经济0.7%7.3%私营资本主义经济6.9%0个体经济71.8%7.1%请完成:...” 主要考查您对

三大改造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的实质:
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和不足: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的缺点。

为什么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革命性质:三大改造之前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三大改造后,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任务。
2.经济基础:三大改造前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三大改造后,以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之一公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的经济基础。
3.生产关系:三大改造之前,生产资料私有制大量存在,我国存在着民族资本家剥削工人等多多种剥削关系;在三大改造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各阶级都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总之,社会主义最典型的标志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通过三大改造,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在劳动分配制度上,基本实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在阶级关系上,消灭了剥削阶级。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庆祝公私合营: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经济形态1952年1956年全民所有制经济19.1%32.2...”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