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问答题
    (1)如图所示,左边为竖直弹簧振动系统,振子连接一根水平很长的软绳,沿绳方向取x轴.振子从平衡位置O以某一初速度向A端开始运动,振动频率为f=10 Hz,当振子从O点出发后,第五次经过O点时,x=15 cm处的质点恰好第一次从波峰回到其平衡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上产生的波的传播速度为v=7.5 cm/s
    B.绳上各质点都沿x轴方向运动
    C.绳上各质点的振动频率相同
    D.当振子从O点出发后,第2次经过O点时,x=5 cm处的质点正远离平衡位置运动
    (2)有一个底面直径和高都是d的空圆筒,眼在A处恰好能看到底圆跟侧壁的交点B,如图所示,现将某种液体注满圆筒,在A处沿原方向看去,能看到底圆的中心C,请问这种液体的折射率是多少?

    本题信息:物理问答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1)如图所示,左边为竖直弹簧振动系统,振子连接一根水平很长的软绳,沿绳方向取x轴.振子从平衡位置O以某一初速度向A端开始运动,振动频率为f=10 Hz,当振...” 主要考查您对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机械波:

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
2、机械波产生的条件:①振源;②介质。
3、波的形式:由于介质中质点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波源的振动就带动周围质点的振动,周围质点的振动再带动其邻近质点的振动,于是振动就在介质中由近及远地传播出去,形成了波
4、机械波的特点:
①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②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频率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
③离波源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远的质点依次振动。
5、波动与振动的关系:
波动中一定有振动,振动不一定形成波。波动是大量质点的振动,振动是单一质点的振动
振动是波动形成的原因,波动是振动传播的结果
发现相似题
与“(1)如图所示,左边为竖直弹簧振动系统,振子连接一根水平很长...”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