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政治

首页
  • 论述题
    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经济升级和社会转型。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2008年--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注: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 7.8 %
    表2008年--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构成情况      (单位:元)
    <
    本题信息:政治论述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 本试题 “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经济升级和社会转型。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 2008年--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注:2012...” 主要考查您对

    分配制度

    财政及其作用

    税收的含义、特征及种类

    依法纳税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分配制度
    • 财政及其作用
    • 税收的含义、特征及种类
    • 依法纳税

    财产性收入的含义:

    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好生活活动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准确把握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几个问题:

     (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①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整体水平低、多层次又不平衡,决定了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要实行按劳分配,而其他所有制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又决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
    ②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同时,要兼顾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各方面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的关系: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为前提。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普遍实行,它存在于我国的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意味着劳动者只是受雇于企业主,他们只能作为劳动要素的提供者参与生产和分配。两种收入所体现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不同,因此区分二者首先要看是哪一类经济形式再作判断。

     (3)对比区分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①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
    ②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 


    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性质:
    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内容与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原因: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意义:
    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结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

    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

    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a、按劳动要素分配: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b、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c、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包括技术入股和技术转让。
    d、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

    (3)原因: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健全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理论依据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依据的基本理论是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消费品的分配方式。
    图示:


    如何完善分配制度,实现公平分配:

    1、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制度保证。
    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重,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为此要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税收调节和整顿收入分配。(低、中、高、合法、非法)
    4、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5、个性问题:
    行业收入差距——加快垄断性行业改革,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机制,缩小城乡差距
    区域收入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形成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缩小区域差距


    国民收入含义:

    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

    财政含义:

    为了履行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国家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


     国民收入:

     ①含义:
    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

    ②意义:
    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标志着一个国家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③国民收入增加的途径:
    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广泛采用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国民收入按其最终用途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
    A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和社会物资储备。
    B消费主要包括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
    C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二者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又有不一致的一面。相互促进——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生产的发展为消费提供前提和基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会促进生产。不一致——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积累和消费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积累多了,就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影响人民的劳动积极性,这样从根本上也不利于积累的扩大;如果消费多了,财富都吃光分光,也不利于生产的进一步扩大,最终又会影响生活水平的提高。
    D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部分都应该有所增长。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应该与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财政的含义及实现

    ①财政: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
    ②国家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③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财政的作用:

     ①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税收的含义:

     ①税收的含义:
    人们习惯将税和税的征收合称为税收,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②税收必然性:
    有国就有税。国家通过税收形式组织财政收入,为其自身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③有税必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增值税含义:

    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种。

    个人所得税含义:

    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个人所得税,按照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税收的特征:

    ①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强制征收。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②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③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转不能随意改变)。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我国税收和种类:

    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最大的两个税种。

    ①增值税:
    A.含义: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种。
    B.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C.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
    D.作用: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②个人所得税:
    A.含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个人所得税,按照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B.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特点:纳税人所得越高,(高收入者多纳税少收入者少纳税)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C.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的个人收入。
    D.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比较:

    年份
    城镇居民收入构成
    农村居民收入构成
    工资性收入
    经营净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2008
    11299
    1454
    387
    3928
    1854
    4302
    148
    397
    2009
    12382
    1529
    432
    4515
    2061
    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
    特点 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作用 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征税对象 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 个人所得额
    纳税人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计税方法 税率 比例税率,基本税率为17% 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采用超额累进


    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

    ①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②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的单位和个人。

    发票的含义:

    发票是消费者购物凭证。也是税务部门进行税务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几种违反税法行为的异同点:

    (1)相同点:都没有依法向国家缴纳应缴税款,都违反税法,都要接受法律惩罚。
    (2)不同点:违反税法的手段、方式和特点不同。要特别注意区分偷税(以欺骗的方式逃避纳税)和骗税(骗取出口退税和税收优惠)。


    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①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②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③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四种违反税法的表现:

    ①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②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③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④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树立纳税人意识的要求:

    ①纳税人意识表现在义务和权利两个方面,即自觉诚信纳税的义务和认真监督税收征用的权利。
    ②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③不管公民是不是纳税人,都要树立纳税人意识。


发现相似题
与“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经济升级和社会...”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