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化学

首页
  • 不定项选择题
    设NA代表阿伏加德 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0.1 mol/L NaHCO3和0.1 mol/L Na2CO3混合溶液1L, HCO3-,CO32-的总数为0.2NA
    B.向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23.45%,则H2和NH3所含的H原子总数为6NA
    C.若1L0.1 mol/L的CH3COOH溶液含CH3COO数为aNA, 则1L0.3 mol/L的CH3COOH溶液含CH3COO-数小于0.3aNA
    D.反应N2+3H22NH3达平衡时,每形成6NA个N-H键,也生成 14克N2
    本题信息:2012年广东省期末题化学不定项选择题难度一般 来源:杨云霞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设NA代表阿伏加德 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 mol/L NaHCO3和0.1 mol/L Na2CO3混合溶液1L, HCO3-,CO32-的总数为0.2NAB.向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2和3mol...” 主要考查您对

阿伏加德罗常数

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

弱电解质的电离

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阿伏加德罗常数
  • 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
  • 弱电解质的电离
  • 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阿佛加德罗常数:

1mol粒子集体所含离子数与0.012kg碳12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符号:NA,通常用6.02×1023mol-1表示


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单位:

阿佛加德罗常数是有单位的量,其单位是:mol-1,需特别注意。


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

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考查,涉及的知识面广,灵活性强,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解答该类题目时要细心审题,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关键性字词,留心“陷阱”。主要考查点如下:
1.考查“标准状况”、“常温常压”等外界条件的应用
(1)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物质:如H2O、SO3、戊烷、CHCl3、CCl4、苯、乙醇等,体积为22.4L时,其分子数不等于NA
(2)注意给出气体体积是否在标准状况下:如11.2LH2的分子数未必是0.5NA
(3)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2.考查物质的组成
(1)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Ne、D2O、18O2、H37Cl、—OH等。
(2)某些物质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如N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Na2CO3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3)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如H2O2、CnH2n+2中化学键的数目分别为3、3n+1。
(4)最简式相同的物质中的微粒数目:如NO2和N2O4,乙烯和丙烯等。
3.考察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
如:Na2O2、NO2与H2O的反应;Cl2与H2O、NaOH溶液、Cu或Fe的反应;电解AgNO3溶液、NaCl溶液等。
4.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的水解
 如1L0.1mol/L的乙酸溶液和1L0.1mol/L的乙酸钠溶液中的CH3COO-的数目不相等且都小于0.1NA;1L0.1mol/L的NH4NO3溶液中c(NH4+)<0.1mol/L,但含氮原子总数仍为0.2NA;1molFeCl3水解生成Fe(OH)3胶粒的数目远远小于NA
5.考查一些特殊的反应
如, 1molN2与3H2反应实际生产中得不到2molNH3,因是可逆反应;标准状况下2.24LO2和2.24LNO混合后,由于发生:2NO+O2==2NO2 两个反应,使2.24L<V<3.36L。


有关NA的问题中常见的几种特殊情况:

有关NA的问题分析中易忽视如下问题而导致错误:
(1)碳原子超过4个的烃类物质、标准状况下的SO3等均不是气体,不能使用“22.4L/mol”来讨论问题。
(2)Na2O2由Na+和O22-构成,而不是由Na+和O2-构成,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而不是1:1.
(3)SiO2结构中只有原子无分子,1molSiO2中含有共价键数为4NA


化学平衡移动的含义:

1.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如果改变温度、压强、浓度等反应条件.原来的平衡状态会被破坏,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物质的质量分数也就随着改变,在一段时间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种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平衡状态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平衡的移动。以上过程可归纳如下:
 
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当与化学平衡体系有天的外界条件改变以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不移动;,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的建立对于可逆反应,不管从正反应开始(只投入反应物),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只投入生成物),或从正、逆反应同时开始(同时投入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都会达到的状态。当相等时,单位时间内同一物质消耗与生成的量完全相等,因而各物质的浓度和百分含量保持一定,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构成化学平衡体系的基本要求是反应物和所有的生成物均处于同一反应体系中,反应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的特征:

(1)逆:只有可逆反应才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动:是动态平衡,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3)等:
(4)定:各组分的浓度及百分含量保持一定。
(5)变:当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发生变化使时,平衡便会发生移动而使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发生变化,直至建立新的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指的是同一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2.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3.反应类型分析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qD(g),根据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判断下列各情况是否达到平衡。


定义:

在一定温度、浓度的条件下,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到了电离平衡状态,叫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的特征:

(1)等:
(2)动:的动态平衡
(3)定:条件一定,分子与离子浓度一定。
(4)变:条件改变,平衡破坏,发生移动。
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有天化学平衡的计算一般涉及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百分含量,气体混合物的密度、平均摩尔质量、压强等。通常的思路是写出反应方程式,列出相关量(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确定各量之间的火系,列出比例式或等式或依据平衡常数求解,这种思路和方法通常称为“三段式法”、如恒温恒压下的反应mA(g)+nB(g)pC(g)+ qD(g)
(1)令A、B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 达到平衡后,A的消耗量为m·xmol,容器容积为VL。

则有:

(2)对于反应物,对于生成物
(3)
(4)A的转化率
(5)平衡时A的体积(物质的量)分数

(6)
(7)
(8)

发现相似题
与“设NA代表阿伏加德 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 mol/L N...”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