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探究题
    下图为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木块放在同一 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1)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不要解释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正错误后进行实验,从实验中观察到,随着摩擦力的逐渐减小,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逐渐_________,运动的时间越来越_________,但由于实验中摩擦力_________,所以不可能观察到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的情形。
    (3)在上述实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推测:如果摩擦力减小为零,水平面足够长,那木块在水平面上的 速度既不减小,也不增加,运动方向也不发生变化,木块将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物理探究题难度较难 来源:牛青丹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下图为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木块放在同一 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使其沿斜面向下运...” 主要考查您对

牛顿第一定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

说明: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必定受力。

 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一种大胆的假设和推想。实际上,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是没有的。但不能否定其正确性,因为我们总是可以找到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或在某一方向上受力为零的情况,这种情况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中所说的“不受外力”。定律中“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实质是物体保持原状态不变,即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然静止;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改变这种状态。


运动和力知识梳理:

伽利略的小车实验:
    伽利略通过斜面小车实验认识到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就越慢,它运动的时间就越长。他还进一步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这时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笛卡儿的推论:
     法国科学家笛卡儿进一步补充了伽利略的结论,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发现相似题
与“下图为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