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三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材料四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四川省月考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李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二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 主要考查您对

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蒸汽时代”的到来(瓦特和蒸汽机)

电气革命的出现(法拉第,发电机,电动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 “蒸汽时代”的到来(瓦特和蒸汽机)
  • 电气革命的出现(法拉第,发电机,电动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地关系。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又一特点是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因此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的倾向。中国传统科学中的实用之学入农学,医学,地学,天文历算之学等就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这一特点。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

1.进步性:
(1)孔子提倡“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又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些观点都是符合现代科学原则的。
(2)中国古代思想中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是有合理意义的。
2、局限性:
(1)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
(2)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蒸汽机发明和电气技术应用的共同作用:

首先是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瓦特蒸汽机出现后,机器生产在几乎所有工业部门得到迅速发展,发电机的发明及其他电气技术的应用,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工业得以迅速发展。其次是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强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社会结构被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所取代。再次是社会财富的大大增加和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蒸汽机出现以后,形成了新的城市,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
(1)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18世纪中期,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3)18世纪中期,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迅速扩大;
(4)18世纪中期,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过程:
(1)18世纪60年代,瓦特研制出新蒸汽机;
(2)80年代,瓦特又制成联动式蒸汽机——“万能蒸汽机”
3、瓦特蒸汽机问世的意义: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1)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
自此以后,只要有煤作燃料开动蒸汽机,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河流的限制。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生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形成。
(2)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瓦特蒸汽机应用于运输业中,导致蒸汽轮船和机车出现,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变化,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3)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4)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但也造成了环境污染。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发明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解决人类社会的动力问题。
2、不同点:
“蒸汽时代”的发明侧重于轻工业;科学含量不高;发明者主要是工人、技师;发明主要集中在英国。
“电气时代”的发明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科学含量高;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发明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电气革命的出现:

1、背景:
各种工业生产的需要
科学家们对电的不懈研究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过程:
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爱迪生发明电灯
3、意义:
电进入人们生产和生产各个领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电力取代蒸汽动力成为工业发展重要动力:

1、科学家对电的不懈研究:
(1)18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造出避雷针;
(2)19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伏特发明电池;
(3)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4)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5)1867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和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2、电气时代的到来: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各种各样使用电力的新发明纷纷涌现,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问世,使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随后,电灯、电话、电车、电影和无线电报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而新机器的发明和制造,反过来也推动了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3、电力取代蒸汽动力成为工业发展重要动力的原因:
⑴发电机的完善和改进;
⑵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
⑶电力的优势(方便、便宜、能量大)。
4、电气革命的影响:
(1)工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并产生了垄断组织。
(3)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5、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工业获得了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而且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工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及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被称为电气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本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
一是科学家对电的不懈研究,推动了电的性能的充分发现和运用;
二是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发电机的不断完善、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工业获得了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
三是使用电力的新发明不断涌现,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问世后,电灯、电话、电车、电影和无线电报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被称为电气革命。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二 古代中国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