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物理

首页
  • 不定项选择
    80年代初,科学家发明了硅太阳能电池,如果在太空设立太阳能卫星电站,可以24小时发电,且不受昼夜气候的影响。利用微波-电能转换装置,将电能转换成微波向地面发送,卫星电站的最佳位置在离地1100 km的赤道上空,微波定向性很好,飞机通过微波区不会发生意外,但微波对飞鸟是致命的,可在地面站附近装上保护网或驱逐音响,不让飞鸟通过。预计在21世纪初地球上空将升起卫星电站。(球半径R=6 400 km)
    (1)太阳能电池将实现哪种转换
    [     ]

    A.光能→微波
    B.光能→热能
    C.光能→电能
    D.电能→光能
    (2)在l 100 km高空的电站卫星的速度约为
    [     ]

    A.3.1 km/s
    B.7.2 km/s
    C.7.9 km/s
    D.11.2 km/s
    (3)微波指
    [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机械波
    (4)飞机外壳对微波的哪种作用,使飞机安全无恙
    [     ]

    A.反射
    B.吸收
    C.干涉
    D.衍射
    (5)微波对飞鸟是致命的,这是因为微波的
    [     ]

    A.电离作用
    B.穿透作用
    C.生物电作用
    D.产生强涡流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物理不定项选择难度一般 来源:马凤霞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80年代初,科学家发明了硅太阳能电池,如果在太空设立太阳能卫星电站,可以24小时发电,且不受昼夜气候的影响。利用微波-电能转换装置,将电能转换成微波向地...” 主要考查您对

电磁波谱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电磁波谱
电磁波谱:

1、波长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各种电磁波中,除可见光以外,相邻两个波段间都有重叠。
2、各种电磁波的产生机理分别是:无线电波是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周期性运动产生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伦琴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γ射线是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产生的。
3、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举例。

发现相似题
与“80年代初,科学家发明了硅太阳能电池,如果在太空设立太阳能...”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