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化学

首页
  • 填空题
    T℃时,有甲、乙两个密闭容器,甲容器的体积为1L,乙容器的体积为2L,分别向甲、乙两容器中加入6mol A和3mol B,发生反应如下:
    3A(g)+b B(g)⇌3C(g)+2D(g),(b为≤3的正整数).
    4min后甲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平衡,A的浓度为2.4mol/L,B的浓度为1.8mol/L;
    t min后乙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平衡,B的浓度为0.8mol/L.
    根据题给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
    .
    v
    (B)=______.
    (2)在温度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
    由下表数据可知该反应为______(填“吸热”“放热”)反应.
    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3)T℃时,在另一个体积与乙相同的丙容器中,为了达到平衡时B的浓度仍然为0.8mol/L,起始时,向丙容器中加入C、D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则还需加入A、B的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化学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T℃时,有甲、乙两个密闭容器,甲容器的体积为1L,乙容器的体积为2L,分别向甲、乙两容器中加入6mol A和3mol B,发生反应如下:3A(g)+b B(g)⇌3C(g)+2D(...” 主要考查您对

勒夏特列原理

化学平衡常数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勒夏特列原理
  • 化学平衡常数
原理内容: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列原理又叫平衡移动原理。 

适用范围:

平衡移动原理适用于化学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动态平衡。


注意事项:

(1)平衡向“减弱”外界条件变化的方向移动,但不能“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
(2)增大并不意味着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只有时才可以肯定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并不一定提高,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也并不一定增大(因为反应物或反应混合物的总量增大了),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会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4)存在平衡且平衡发生移动时才能应用平衡移动原理。
分析思路:


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不管反应物起始浓度大小,最后都达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是个常数,用K表示,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表平衡达式:

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来说,化学平衡表达式:
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①表示该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进行的程度,K值越大,正反应进行的越彻底,对反应物而言转化率越高。
②某一温度下的K′与K比较能够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K′>K,反应正向进行;K′<K,反应逆向进行;K′=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3)化学平衡常数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无关,与温度有关,在使用时必须指明温度。
(4)在计算平衡常数时,必须是平衡状态时的浓度。
(5)对于固体或纯液体而言,其浓度为定值,可以不列入其中。
(6)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且互为倒数关系。如:在一定温度下,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1.K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越大,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越大;反之,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就越小,反应物转化率就越小,即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衡量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进行平衡的相关计算。
2.若用浓度商(任意状态的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符号为Qc)与K比较,可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和反应进行的方向。
3.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4.计算转化率及浓度依据起始浓度(或平衡浓度)和平衡常数可以计算平衡浓度(或起始浓度),从而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发现相似题
与“T℃时,有甲、乙两个密闭容器,甲容器的体积为1L,乙容器的体...”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