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2004年8月,小梅随父母到希腊观看了雅典奥运会,回国后,她写了一篇反映希腊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的日记,其中有一处错误,它是
    [     ]

    A.当今的马拉松赛就与发生在古希腊的马拉松战役有关
    B.雅典在古希腊时奴隶制民主政治发达
    C.雅典城邦最后在屋大维当政时期成立帝国
    D.《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文学作品
    本题信息:2011年期末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田立中(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004年8月,小梅随父母到希腊观看了雅典奥运会,回国后,她写了一篇反映希腊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的日记,其中有一处错误,它是[ ]A.当今的马拉松赛就与发生在...” 主要考查您对

雅典民主政治

罗马帝国

希波战争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雅典民主政治
  • 罗马帝国
  • 希波战争
  •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伯利克里:
伯利克里是出色的演说家、政治家。他是雅典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代表,但也致力于扩大一般公民的权利。伯利克里推动公民大会实行一系列完善的民主政治改革。从公元前443年至前429年,伯利克里连续15年任十将军委员会首席将军,成为了雅典大权独揽的最高统治者,将民主制度推向了古代世界的最完善、最典型的境界,史称“伯利克里时代”。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获得高度发展,经济和文化也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


雅典民族政治特点:
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广大公民直接参与的,原则上公民都有权决定和管理国家大事,通过选举担任各级政府官职。这种先进的古代政治制度,为公民创作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同时,它对日后的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当时真正享有民主权力的,还局限于人数不多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广大奴隶根本不被党人看待,自然没有公民权和民族可言。
伯利克里改革:
1、基础:
梭伦改革开启了民主改革之路。
2、内容:
(1)政治方面:伯利克里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文化教育方面: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3、影响:
雅典打倒全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峰。
4、启示:
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伯利克里:

梭伦改革:
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选执政官,并被授予制定宪法的全权,开始在经济和社会各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1)实施“解负令”,取消债务。
(2)废除世袭贵族的垄断,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等级。
(3)改革政治机构。恢复和提高几乎已经丧失作用的公民大会的权力,同时在贵族会议以外设立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准许每个公民就自身利益攸关的问题向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提出申诉。
(4)制定新法典,取代旧的严酷法典、同时,奖励公民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禁止输出谷物,改革度量衡,铸造雅典新币,制定了一些有关财产继承、禁止厚葬、怃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等法令。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自身从事劳动的中、小所有者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的地位得以保证。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是自奥古斯都开创帝国制度(公元前27年),至君士坦丁十一世时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1453年)为止,存在将近1500年。是古罗马文明由原本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之后的一个阶段,理论上是仍维持元老院主持的共和制,实际上是大权移交给皇帝独揽的政体。虽然最初几位皇帝都并没有正式称帝,但是实际上已经具备帝制的特点,所以整个政府可以说是由皇帝领导而运作。罗马帝国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扶菻。
罗马帝国:
1、建立时间:公元前27年
2、建立者:屋大维,被称为“奥古斯都”
3、阶段:
前期帝国(前27年~192年)前期帝国经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贤帝时代)达到全盛。国家稳定、社会繁荣,被称之为罗马的黄金时期。
4、后期帝国:(193年~476年)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首都是罗马,于公元476年灭亡,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封建社会的兴起。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直到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罗马帝国全盛时期疆域:


希波战争:
公元前5世纪古波斯帝国入侵希腊城邦而引起的战争。战争的导火索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米利都起义。起义被镇压后,波斯以雅典曾经援助米利都起义为由,渡海入侵希腊。主要的战斗发生于公元前490年和前480-前479年的两次波斯大军入侵期间,但波斯都遭到了失败。直到公元前449年希波双方结缔和约。希波战争以希腊的胜利而告终,使世界文明的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之势,影响深远。



希波战争:

时间 公元前492-公元前449年
交战双方 希腊城邦与波斯帝国
战争结果 希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打败了波斯
著名战役 马拉松战役、萨拉米斯战役(希波战争的转折点)
战争影响 希波战争是世界历史上影响是最深远的,它是东方帝国波斯和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过程中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从此,世界文明的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

希波战争示意图: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这两部史诗最初可能只是基于古代传说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

《伊利亚特》:

《伊利亚特》是荷马史诗中直接描写特洛亚战争的英雄史诗。《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在同异族战斗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和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伊利亚特》塑造了一系列古代英雄形象。在他们身上,既集中了部落集体所要求的优良品德,又突出了各人的性格特征。

《奥德赛》:

《奥德赛》着重描写了奥德修斯10年海上漂泊中最后40天的事情:奥德修斯历尽艰险最后到达斯刻里亚岛,受到国王菲埃克斯的隆重接待,酒席间应邀讲述他遇风暴、遇独目巨人、遇风袋、遇女妖、遭雷击等海上经历。《奥德赛》以海上冒险和家庭生活为中心,描写奥德修斯的不畏艰险和佩涅洛佩的坚贞,歌颂了智慧、勇敢和忠诚。


荷马史诗的特点:
1.反映了古希腊社会状况,希腊民族的生活、思想、情感和理想,充满了乐观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2.表现了希腊人民热爱现实,肯定人的奋斗精神,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
3.比较客观详实的反映了历史,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电影《特洛伊》海报:

发现相似题
与“2004年8月,小梅随父母到希腊观看了雅典奥运会,回国后,她写...”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