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民主不会自动降临到每个人的身上,也经历了一个曲折斗争的历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革命者制定《联邦宪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独立宣言》所宣布的各项政治民主原则提供一个有效的保障……《联邦宪法》的制定者在热切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
    ——《世界文明史》中册

    材料二 1787年宪法颁布后,陆续又颁布了一系列的修正案,如1865年生效的关于废除奴隶制度的第13条修正案,1920年生效的关于美国妇女享有选举权的第19条修正案,1972年国会通过了关于男女权利平等的第27条修正案等等。这些修正案在得到3/4的多数州议会批准后,成为美国宪法的一部分。
    材料三 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而是改良的”;“走向改良进步的道路,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也不愿意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民主党派的赞成。
    ——摘编自《中国现代市资料简编》

    材料四 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人民的营垒。不属于这个营垒,就是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在存在了……共产党为实现国内和平的努力,是值得每个爱国的中国人赞佩的,本盟今后要与他们合作,……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集团。”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自1787年宪法后,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宪法修正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民主党派政治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0106月考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魏铭洁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民主不会自动降临到每个人的身上,也经历了一个曲折斗争的历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革命者制定《联邦宪...” 主要考查您对

美国的政治体制

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美国的政治体制
  • 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美国的政治体制:

1、美国1787年宪法的组成:
(1)序言:阐述了联邦宪法的目的和宗旨。
(2)正文:共7条,分别对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加以说明和规定,并对其他问题进行了规定。
2、主要内容:
(1)确立代议共和制:以“主权在民”为宗旨,以代议制为基础。
(2)确立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联邦法院。
(3)确立了联邦制:对联邦和州的权利做了规定,联邦的地位高于各州
3、评价:
(1)历史意义:
①建立起总统制、联邦制、代议共和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度。
②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问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③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2)局限性:
①在奴隶制问题上,宪法间接承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
②虽然阐明了主权在民原则,但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才有选举权。


第二条战线含义: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爱国学生、工人、市民及其他阶层人民,在中共领导下,反对美军暴行,反对蒋介石政权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的爱国民主运动,相对于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战线,故称第二条战线。 


民主党派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1、原因:1946年发生的一系列法西斯暴行,使原本希望通过议会道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主党派认识到国民党当局根本不给人民任何形式的民主自由,在国民党统治下不存在合法斗争的可能性。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当局更变本加厉地摧残和迫害民主力量,大肆污蔑民盟等民主党派,并强令其解散; 
2、表现:1948年初,沈钧儒、章伯钧等在香港改组民主同盟,重建总部,并宣布:“为彻底摧毁南京反动独裁政府,为彻底实现民主、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从此,民盟与中共一起战斗,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彻底决裂。


一二·一血案:

“双十协定”的公布,给渴望和平民主的人民带来一点希望,但立即被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内战所扑灭。这激起了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1945年11月25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大学等学生6000人在西南联大召开时事晚会,讨论如何制止内战。反动派派军警包围会场,开枪开炮,进行恫吓。为抗议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统治,11月26日,昆明三十余所学校成立了“昆明学生联合罢课委员会”,领导学生进行罢课斗争,并发表《为反对内战及抗议武装干涉告全国同胞书》。30日后,学生分组展开街头宣传,反内战、要和平,反独裁、要民主的呼声响彻了昆明全城。市民群众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特别是工人也在酝酿罢工。反动派便进一步镇压学生运动。
12月1日上午11时,昆明国民党反动派派出其“军官总队”的队员四百多人和大批特务,向各校学生进攻。他们冲进师范学院、昆华工校后向学生掷手榴弹。师院学生李鲁连、工校学生张华昌被炸殉难;已受伤的师院女生潘淡奋不顾身,向前扑救别人时,被暴徒连戳数刀,壮烈牺牲。同一时间,西南联大新校舍处,有特务向校内投手榴弹。南青中学的教员于再以身阻止这个特务将手榴弹投进校园,但自己却被炸而英勇捐躯。这一天,法西斯暴徒杀死要求和平民主的教师、学生四人,打伤学生二十余人。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一血案。在血案发生以后,屠杀案的直接指挥人、国民党的云南警备总司令关股激公然说:“学生有开会的自由,我也有开枪的自由。”这就是国民党坚持内战,屠杀要求和平民主的人民的专横凶暴的写照。但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和迫害,不仅不能阻止学生的反内战运动,反而更加激起各界人民的公愤,掀起了更高的爱国民主运动。

李闻惨案:

1946年6月底,民主同盟和各界人士在昆明发起万人签名运动,要求和平。虽然民主同盟一再声称自己并非暴力团体,只以和平方式争取民主,反对暗杀和暴动。但南京国民政府却密令昆明警备司令部、宪兵十三团等机关:“中共蓄意叛乱,民盟甘心从乱,际此紧急时期,对于该等好党分子,于必要时得直处置。”昆明警备总司令霍投彰奉令后,拟定了逮捕、暗杀民盟负责人的名单。其中李公朴先生被列为第一名,闻一多先生为第二名。7月11日晚,李公朴和夫人于外出归途中,遭国民党特务暗杀,翌日晨逝世。时隔四天,历日下午闻一多也遭杀害。这就是“李闻惨案”。18日,周恩来举行记者招待会,严厉谴责国民党反动派连续制造血案的罪行。他指出:李、闻被杀,是和平民主运动中的一种反动逆流,是反动派想用这种卑鄙手段吓退民主人土。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不亚于内战。


发现相似题
与“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民主不会自动降临到每个人的身上,...”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