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生物

首页
  • 实验题
    下图是对一位患有胃瘘的妇女所进行的临床实验结果:

    实验Ⅰ让该妇女吃麦片粥,该妇女明显对麦片粥厌恶;
    实验Ⅱ让该妇女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炸鸡腿、蛋糕等。两次实验中食物经咀嚼后都没有进入胃内。
    (1)实验Ⅱ胃液分泌量高于实验Ⅰ,说明____________会直接影响调节胃液分泌的神经中枢的活动。
    (2)把食物通过胃瘘灌入该妇女胃内,一段时间后有胃液分泌;若阻断神经联系,食物在胃内仍能引起少量胃液分泌,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
    (3)有人提出了胃泌素的假说,认为胃黏膜可分泌一种物质--胃泌素,能影响胃液的分泌。请探究胃泌素对胃液分泌的作用:
    ①.主要实验材料和用品:小鼠若干只、0.9%生理盐水、胃黏膜提取液。
    ②.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步骤:
    a.把生长发育相同的健康小鼠分成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组。
    b.甲组静脉注射一定浓度的胃黏膜液,乙组注射等量的0.9%生理盐水。
    c.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观察并记录小鼠胃液的分泌状况。
    ④.实验结果预测:
    a.如果__________________,假设成立。
    b.如果__________________,假设不成立。
    本题信息:2011年模拟题生物实验题难度极难 来源:姚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下图是对一位患有胃瘘的妇女所进行的临床实验结果:实验Ⅰ让该妇女吃麦片粥,该妇女明显对麦片粥厌恶;实验Ⅱ让该妇女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炸鸡腿、蛋...” 主要考查您对

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

动物的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科学研究方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
  • 动物的激素调节
  •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 科学研究方法

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

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结构名称 主要神经中枢 功能
大脑 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 具有感知、控制躯体的运动及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小脑 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 调节呼吸、心血管运动
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和生物节律调节中枢 调节体温、水分平衡、血糖乎衡等
脊髓 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受大脑的控制
2.人脑的言语区
①听说读写功能与大脑皮层特定的区域有关,这些区域称为言语区,
如图:

②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伤会导致特有的各种言语功能障碍。
受损功能区 障碍症特征 功能障碍症
S区(运动语言中枢) 不能讲话(听得懂、看得懂) 运动性失语症
W区(书写语言中枢) 不能写字(听得懂、看得懂) 失写症
V区(视觉语言中枢) 看不懂 失读症
H区(听觉语言中枢) 听不懂(会写、会讲、会看) 听觉性失语症
(3)学习和记忆
①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②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与大脑皮层下的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③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激素调节的概念与特点:

1、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的调节。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
①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
②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①靶器官、靶细胞含义: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
②作用机理:靶器官、靶细胞上含有能和相应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当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代谢速率的改变,从而起到调节作用。激素产生后随血液运往全身,但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③不同的激素都有自己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但范围有大有小,如甲状腺激素几乎对所有的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
(3)各种激素的名称和作用:

内分泌腺

激素名称

化学本质

主要生理功能





促甲状腺激素

糖蛋白

促进甲状腺的增生与分泌

促肾上腺激素

39肽

促进肾上腺皮质增生与糖皮质类固醇的分泌

促性腺激素

糖蛋白

促进性腺生长、生殖细胞生成和分泌性激素

生长激素

蛋白质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催乳素

蛋白质

促进成熟的乳腺分泌乳汁

神经
垂体

抗利尿激素 

9肽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催产素

9肽

促进妊娠末期子宫收缩



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

氨基酸衍生物

促进新陈代谢(糖的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升高
血糖、加强组织对糖的利用);促进生长发育,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A细胞

胰高血糖素

29肽

升高血糖

B细胞

胰岛素

蛋白质

降低血糖 (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肾上腺
皮质

糖皮质激素

类固醇

升高血糖、抗过敏、抗炎症、抗毒性

盐皮质激素

类固醇

促进肾小管吸收钠和钾

肾上腺
髓质

肾上腺激素

儿茶酚胺

增加心输出量,使血糖升高,
舒张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平滑肌


睾丸

雄激素

类固醇

促进精子和生殖器官生长发育,
激发并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

卵巢

雌激素

类固醇

促进卵巢、子宫、乳腺等女性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激发并维持女性第二性征 

孕激素

类固醇

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和乳腺泡发育
2、常见的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引起的病症:

激素名称

相关内分泌腺

分泌不足引起的疾病

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

生长激素

垂体前叶

侏儒症

巨人症、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素

甲状腺

呆小症、生理性便秘、水肿

甲亢

胰岛素

胰岛

糖尿病

低血糖


易错点拨:

1、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是作为信号分子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2、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会被灭活,体内需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知识拓展:

1、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1)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①给人工养殖的雌、雄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类似物,促进亲鱼的卵子和精子的成熟,从而进行人工授精
②让蝌蚪快速发育为一只小青蛙的原理: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③阉割催肥的原理:割除牲畜生殖腺,使其不具有性行为和生殖能力,利育肥。
④给牲畜注射生长激素以促进生长,缩短生长周期。
(2)动物激素的不正当应用
①使用瘦肉精(激素类物质)提高猪的瘦肉率,人食用该物质后,会引起“心悸、肌肉震颤、头晕、乏力、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症状。
②运动员服用睾丸酮衍生物(一种兴奋剂),可增强肌肉的力量,提高比赛成绩,但会引起内分泌系统紊乱。
2、不同的激素化学本质不同
①同醇类激素:性激素。
②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③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3、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①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作用,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②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作用,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拮抗作用。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1.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作用时间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3、联系:二者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4、意义:便各器官、系统活动协调一致,内环境稳态得以维持,细胞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机体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5、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激素调节一般都属于反馈调节)

正确区分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

 
调节方式 调节机制 举例
神经调节 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完成 各种反射活动
体液调节 体液中激素和化学物质直接对生命活动起作用 激素、CO2、 H+等的调节
神经一体液调节 口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体液一神经调节 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神经一体液调节过程的类型:

例如:膝跳反射的过程。

例如:人进食后血糖升高,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财血糖的调节作用。

例如: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发出指令会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进而使血糖恢复正常。

例如: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会分泌物质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物质作用于甲状腺,进而使甲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靶细胞。

 知识点拨:

机体稳态中下丘脑功能分析
1.感受: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升降,维持水分代谢平衡。
2.传导: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感。
3.分泌
(l)水盐平衡调节
 
(2)体温调节


4.调节:下丘脑中含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


知识拓展:

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基本方式不相同,前者是反射,后者是与靶器官或靶细胞特异性结合,调节其特定生理过程的速率,而不启动一个新的代谢过程,只起着把调节组织活动的信息传递给靶器官或靶细胞的作用。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信息传递方式:前者是以局部电流方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以神经递质形式在神经细胞之间单向传递;后者是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科学研究方法:

1、假说——演绎法
①提出假设
②演绎就是推理
③实验验证假设和推理
④得出结论
2、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或稀有稳定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
3、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归纳法、类比推理法、实验法和演绎法。
①归纳法: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它把特性或关系归结到基于对特殊的代表(token)的有限观察的类型;或公式表达基于对反复再现的现象的模式(pattern)的有限观察的规律。
②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这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简称类推、类比。它是以关于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的判断为前提,推出两个事物的其他属性相同的结论的推理。
③实验法:通过试验的论证得出所需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分为: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
④演绎法: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演绎法得出的结论正确与否,有待于实践检验。它只能从逻辑上保证其结论的有效性,而不能从内容上确保其结论的真理性。也可以从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和想象思维延伸到其结论该以反证明。
4、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
①设置对照原则:空白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
②单一变量原则;
③平行重复原则
5、实验的特性:对照,统一性质。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讨论结果;分析问题。分为科学实验;验证性实验;对照实验等。
知识拓展:

1、生物学的历史研究进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
(1)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叙述
①提出假设(如孟德尔根据亲本杂交实验,得到F1,Aa这对基因是独立的,在产生配子时相互分离。这里假设的是一对等位基因的情况);
②演绎就是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③最后实验验证假设和推理(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最后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2)遗传物质验证的三个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烟草花叶病毒的重组实验
(3)酶发现过程中的实验:
①1777年,苏格兰医生史蒂文斯从胃里分离一种液体(胃液),并证明了食物的分解过程可以在体外进行。
②1834年,德国博物学家施旺把氯化汞加到胃液里,沉淀出一种白色粉末。除去粉末中的汞化合物,把剩下的粉末溶解,得到了一种浓度非常高的消化液,他把这粉末叫作“胃蛋白酶”(希腊语中的消化之意)。同时,两位法国化学家帕扬和佩索菲发现,麦芽提取物中有一种物质,能使淀粉变成糖,变化的速度超过了酸的作用,他们称这种物质为“淀粉酶制剂”(希腊语的“分离”)。科学家们把酵母细胞一类的活动体酵素和像胃蛋白酶一类的非活体酵素作了明确的区分。
③1878年,德国生理学家库恩提出把后者叫作“酶”。
④1897年,德国化学家毕希纳用砂粒研磨酵细胞,把所有的细胞全部研碎,并成功地提取出一种液体。他发现,这种液体依然能够像酵母细胞一样完成发酵任务。这个实验证明了活体酵素与非活体酵素的功能是一样的。因此,“酶”这个词现在适用于所有的酵素,而且是使生化反应的催化剂。由于这项发现,毕希纳获得了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
(4)生长素的发现实验:植物的向光生长和胚芽鞘实验
2、同位素示踪方法的应用,使人们可以从分子水平动态地观察生物体内或细胞内生理、生化过程,认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例如,用C、O等同位素研究光合作用,可以详细地阐明叶绿素如何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什么是从这些简单分子形成糖类等大分子的中间物,以及影响每步生物合成反应的条件等。
3、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研究,从DNA复制、RNA转录到蛋白质翻译均起了很大的作用。最近邻序列分析法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酶切理论和统计学理论,研究证实了DNA分子中碱基排列规律,在体外作合成DNA的实验:分四批进行,每批用一种不同的32P标记脱氧核苷三磷酸,32P标记在戊糖5'C的位置上,在完全条件下合成后,用特定的酶打开5'C-P键,使原碱基上通过戊糖5'C相连的32P移到最邻近的另一单核苷酸的3'C上。用最近邻序列分析法首次提出了DNA复制与RNA转录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从而建立了分子杂交技术,例如以噬体T2-DNA为模板制成[32P]RNA,取一定量T2-DNA和其它一些DNA加入此[32P]RNA中,经加热使DNA双链打开,并温育,用密度梯度离心或微孔膜分离出DNA-[32P]RNA复合体测其放射性,实验结果只有菌体T2的DNA能与该[32P]RNA形成放射性复合体。从而证明了RNA与DNA模板的碱基呈特殊配对的互补关系,用分子杂交技术还证实了从RNA到DNA的逆转录现象。
4、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对分子生物学的贡献还表现在:
a、对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三个连续阶段,即肽链的起始、延伸和终止的研究;
b、核酸的分离和纯化;
c、核酸末端核苷酸分析,序列测定;
d、核酸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e、RNA中的遗传信息如何通过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向蛋质中氨基酸传递的研究等等。
为了更好地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除了有赖于示踪剂的高质量和核探测器的高灵敏度外,关键还在于有科学根据的设想和创造性的实验设计以及各种新技术的综合应用。

发现相似题
与“下图是对一位患有胃瘘的妇女所进行的临床实验结果:实验Ⅰ让该...”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