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有
    ①国家的统一
    ②生产的发展
    ③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交往的加强
    ④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王志超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有①国家的统一②生产的发展③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交往的加强④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主要考查您对

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郡县制)

汉朝农业的进步(杜诗发明水排,耧车)

汉朝的经济措施

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九章算术》

地动仪

张仲景和华佗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郡县制)
  • 汉朝农业的进步(杜诗发明水排,耧车)
  • 汉朝的经济措施
  • 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 《九章算术》
  • 地动仪
  • 张仲景和华佗

秦建立中央集权统治的表现:
1、皇帝制度: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
2、中央:三公九卿
      三公: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的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掌管理全国军务。
      九卿:丞相之下设有九卿,分别掌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推行郡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是县长,县以下设乡、里基层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


秦中央集权的特征:
1、皇权的特征:
(1)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2)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利集中的另一体现。
(3)皇权至上: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依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2、中央机构的特征:
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位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3、地方行政的特征:
(1)地方上主要官员郡守县令等,直接由皇帝调迁,并且官位不世袭。
(2)地方官员只有俸禄,无封地,只有地方行政权,绝对服从于中央。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历史意义:
1、通过郡县制,实现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直接有效控制,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2、郡县制废除了奴隶主旧贵族时代的世袭特权,有利于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废除了分封制,基本上解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对封建中央政权的威胁,既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秦朝中央行政机构关系图:
 

 


九卿:
九卿是指低于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位官职的诸卿,习惯上称为久卿,但是实际数目不止有九。重要的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太仆,掌宫廷车马;卫尉,掌皇宫保卫;典客,掌少数民族事务及外交;廷尉,掌司法;治粟内史,掌全国财政;宗正,掌皇室亲族事务;少府,掌皇室收支。

犁壁:
在耕犁上安装犁壁,提高了耕作效率,犁壁的应用是一项重大进步,且比欧洲早了近1000年。

耧车:
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有三个脚,能同时播种三行,且开沟、下种、覆盖任务一次性完成(漏斗存放种籽,耧脚末端装有小铁铧,起开沟作用,一人扶犁,一个牵牛),一天可播种一顷地,极大提高了播种效率。


两汉农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1.两汉的前期,统治者注意修养生息,解放了大批生产力并且收取的田赋较低,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2.两汉大一统局面下,政治稳定,社会清明,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
3.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以及工具和技术的不断更新。

两汉农业进步的表现:
1.工具的革新:耕犁上安装了翻土碎土的犁壁,这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了播种耧车,一天能播地一顷,极大提高了播种的效率
2.耕种方式的革新:二牛三人的耕种方式已经广泛推广,还出现了二牛一人的耕种方式。
3.兴修水利事业:农耕区域扩大。
4.稻麦的广泛种植,耕地管理技术进步较快。南方种植水稻,北方种植小麦。
5.农学研究的成就:《四民月令》《汜胜全书》。


耧车:


水排:

五铢钱:
又称上林钱或者是三官钱,为汉武帝时期唯一合法货币。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币,将钱币大权收归中央,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即由水衡都尉的属官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是为三官钱。因钱币重五铢,上有“五铢”二字,故又称五铢钱。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全国,一直沿用到隋朝。


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措施:
经济方面,采取重农抑商,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大力打击奸商;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统一铸造五铢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
五铢钱:

蔡伦改进造纸术:
我国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纸。甘肃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东汉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我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
造纸术的传播和意义:
4世纪起,造纸术传到朝鲜,7世界传到了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后来经过了阿拉伯传到了欧洲和非洲,欧洲人又带着纸张传进了新大陆美洲。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造纸术加速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造纸术的传播: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杰出贡献:
造纸术从我国传播出去以前,朝鲜、日本用过简和帛写字,印度用白树皮和棕榈树叶写字,埃及用纸草的内皮压成的“纸草纸”写字,欧洲用羊皮作纸写字。在这些书写材料中,有的很脆,有的很笨重。据说欧洲在没有纸之前,抄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因此,这些材料也都不适于大量使用。我国造纸术传播出去后,解决了上述困难,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时间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的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正如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在评价包括造纸术在内的我国四大发明的时候所说的:“它们改变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状态,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看来一个没有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个显赫人物,对人类事业曾经比这些机械的发现施展过更大的威力和影响。”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成书于东汉,是西汉以前许多数学家研究的结晶,在汉代又被数学家增删,全书共分九章,搜集了246个数学问题的解法。其中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和比例运算法,还有各种面积、体积的算法和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的问题,以及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特别是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记载了负数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

《九章算术》的意义: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并且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记载了负数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著作是《周脾算经》。


地动仪:
地动仪是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具有能测量地震的方位的作用,地动仪比欧洲测量地震的同样仪器早1700年。


地动仪:
地动仪是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具有能测量地震的方位的作用(地动仪只能测量地震的方位,并不能测量地震发生的地点)地动仪比欧洲测量地震的同样仪器早1700年。
地动仪:
 
地动仪的形状和作用:
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的,形状有点像一个酒坛,四围刻铸着八条龙,龙头向八个方向伸着。每条龙的嘴里含了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了一个铜制的蛤蟆,对准龙嘴张着嘴。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来,把铜球吐出。铜球掉在蛤蟆的嘴里,发出响亮的声音,就给人发出地震的警报。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张衡的地动仪正对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来,吐出了铜球。按照张衡的设计,就是西部发生了地震。可是,那一天洛阳一点也没有地震的迹象,也没有听说附近有哪儿发生了地震。因此,大伙儿议论纷纷,都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人的玩意儿,甚至有人说他有意造谣生事。过了几天,有人骑着快马来向朝廷报告,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金城、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连山都有崩塌下来的。大伙儿这才信服。

《伤寒论》:
是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撰写的一部医学著作。原名为《伤寒杂病论》,重点论述了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以及如何辨别治疗的方法。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的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以及杂病的辨别和治疗,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为后世医学家奉为经典,张仲景本人也被人称为“医圣”。

五禽戏:
由东汉医学家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姿态创制。五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也是流传世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据说华佗的弟子吴普因长年练习此法而达到百岁高龄。


两汉的医学成就:
医学的西汉时期得到了巨大发展,当时主要是以阴阳五行来解释人的生理现象,病理现象,并且用这种理论辩证治疗。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针灸疗法,到这时已经有了发展,出现了《黄帝明堂经》等比较有系统的针灸学著作。东汉时的张仲景和华佗两位名医为医学发展做出了贡献。在西汉病理基学和治疗学的础上,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从辨症、立法、拟方、用药等各个环节,建立了一整套的医疗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标志着我国中医理论走向成熟。华佗发明了麻沸散,使外科手术得以发展。并且创制了“五禽戏”是流传世间最长的养生法之一。

华佗:
 


华佗其人:
华佗字元化,又名旉,汉未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精心钻研医术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行医足迹遍及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地。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施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又仿虎、鹿、熊、猿、鸟等禽兽的动态创作名为“五禽之戏”的体操,教导人们强身健体。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所著医书《青囊书》已佚。
发现相似题
与“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有①国家的统一②生产的发展③各民族...”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