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17世纪四十年代,东西方先后有两位君主死于极端:1644年4月25日,明朝崇祯皇帝自缢于北京禁苑煤山。1649年1月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而两位君主死后其民族的走向却是天壤之别。在那以后,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我们看到: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学习历史我们就要以史为鉴,切身感悟历史给我们的启迪,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两位君主生活的东西方在经济领域虽有相似之处,但也出现了巨大的差异,指出这种“相似”和“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位君主死后,……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请以中国、英国为例概括这种失衡在政治上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年代以后中西都出现了启蒙思想,但其本质和影响却大不相同。试说明这种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从文明史观的视角看“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山东省模拟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李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7世纪四十年代,东西方先后有两位君主死于极端:1644年4月25日,明朝崇祯皇帝自缢于北京禁苑煤山。1649年1月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而两位...” 主要考查您对

军机处的设立

光荣革命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沃尔波尔)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早期资本主义萌芽

第一次工业革命

李贽的离经叛道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启蒙运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军机处的设立
  • 光荣革命
  •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沃尔波尔)
  •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 早期资本主义萌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李贽的离经叛道
  •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 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 启蒙运动

军机处含义:

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泻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军机处性质特点:

①设立: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因军事需要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后更名军机处,以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②职责:由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军机大臣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③特点:简、勤、密、速。
简就是机构人员十分简单,不像内阁人员庞杂。军机处全部办事人员至多不过三四十人。
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勤;
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军机处一切由大臣、章京办理,皇帝有旨得随时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又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交兵部直接发出,或采取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或注明行四、五、六百里,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加快了办事速度。
最后就是密,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军机大臣不得擅交臣僚,为密。

④影响: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军机处设立的起因:

①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②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军机处的设置:

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军机处职责: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按皇帝旨意拟写成诏书,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军机处的地位:

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军机处影响:

(1)提高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
(2)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达到顶峰,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军机处原名军需房,最初是为了筹划西北军事而设,后来正式改为军机处。军机大臣由皇帝选派“亲臣、重臣”担任。军机处虽然逐渐发展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承旨、出政皆在于此”,但它并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连讨论的权力也没有。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军机处的设立,取代了南书房,使内阁职权进一步缩小,更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议政王大臣会议撤销。国家一切政务,均由皇帝一人独断朝纲。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未有流血,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说明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这次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光荣革命意义:

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责任内阁制:

内阁的英文是cabinet,原意是密室。英国国王很早就有在宫中召集一些贵族、大臣和高级教士开会、商讨国家大事的传统(即枢密会议)。“光荣革命”前,英国国王经常在一间小密室,召集少数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内阁”和“内阁会议”的名称由此而来。后来内阁成为议决国家大事的最高行政班子。“光荣革命”后,英国国工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其权力和改要性也随之加强。但到18世纪初,内阁还不是法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只是有少数大冲参加的会议。国王退出内阁后,内阁会议转而由内阁中的财政大臣主持。主持会议的大臣渐渐获得“首相”的称号。1721年,财政大臣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实际卜成为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任首相。在18、19世纪形成的一些惯例中,英国逐渐确立厂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下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宜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在内阁权力逐渐增强的同时。国王的权力彼逐渐削弱,国王不再有提名首相的权力。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的发展,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教常位的政党组阁,该党领袖就是首相。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下来了。


责任制内阁的职权及特点:

①责任制内阁简称内阁,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 
②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首相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他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这样,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 


内阁的由来:

①国王经常在一个秘密的小房间里召开会议,因此人们称之为内阁会议。 
②18世纪初,内阁还不是一个法定组织,只是由少数大臣参加的一种会议。 
③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沃尔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 

政党制度的由来: 

①为了获得议会多数席位,英国资产阶级正常间展开了激烈竞争,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②主要特点:虽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代议制政府;国王不仅“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 
③国王的地位: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同时,他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责任内阁制形成过程:

①威廉三世:17后期召集部分枢密大臣在小密室商讨国家大事,内阁取代枢密院,成为直辖于国王的最高行政机关;
②乔治一世:18c早期开创了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的先例,行政权开始从国王转移到内阁;
③沃波尔:18c初期开创了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开始形成责任内阁制。内阁要对议会负责,一旦遭到议会不信任提案,内阁就要提请辞职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④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上半期英国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的表现:

1、农业:
(1)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2)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南方水稻产量提高
(3)玉米、番薯等广泛引进和种植,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重大变化)
2、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3、商业:
(1)商品流通扩大,广泛使用白银,商业资本异常活跃
(2)江南地区发展起众多工商业市镇
4、明清国力强盛的突出表现:
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


资本主义萌芽概念:

明朝中后叶,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为购买劳动力增值利润而进行的商品生产以及以自由雇佣劳动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因素。其实质是农耕社会中孕育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雏形。


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

1、表现微弱、稀疏;
2、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
3、.发展水平低;
4、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


早期资本主义萌芽:

(一)产生:
明朝中后期手工业逐渐发达,体现在手工工场即家庭作坊的数量.规模扩大,生产工具与技术更新,产量增加。最重要的是当时在江浙一带(如苏州、松江)的丝织业出现了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机工”和以生产丝绸获取利润的“机户”,即早期雇佣工人与资本家。“机户出资,技工出力”标志着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形成,也就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
(二)出现:
1、条件: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条件——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
2、产生: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方纺织业。
3、概况:
(1)苏州:工匠分“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两种;出现劳动力市场。
(2)景德镇:常年受雇者按年或按季发钱,临时工按日或计件发钱;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高和劳动效率较高。
(3)苏州地方出现以丝织业的”机户”,雇佣机工生产。“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4、实质:
他们之间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三)缓慢发展原因:
1、政治方面: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主要原因)。
2、经济方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民贫困,购买力十分低下,影响了国内市场;
3、政策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地主和大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关卡众多,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4、外交方面: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不能拥有国外市场。


工业革命:

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一次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于英国原因:

(一个前提,四个条件)
①前提:英国已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②条件:
劳动力,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资本,长期的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获得大量的财富用于投资;
技术,工场手工业阶段技术的积累并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
市场,随着殖民扩展的步伐,海外市场日益扩大。
③必要性:工厂手工业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直接原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导致了人类生产手段和方式的变化:
①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兴起;
②生产方式:工业文明取代了农业文明;
③生活方式:出现了城市化浪潮;
④阶级关系:社会日益分化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⑤社会意识:工业资产阶级的参政要求导致政治变革;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加快殖民扩张和掠夺。



李贽的离经叛道: 

(1)历史背景:
①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吏治腐败,奸佞当道。 
②经济:生产力发展 
③思想:把孔子奉为神圣。 
④个人:李贽任职期间,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 
(2)主张:
第一,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第二,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首先他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追求平等、个性。
第三,批判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强调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认为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动去谈仁义道德,主张人应该享受正当的私欲。
(3)影响:
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4)思想评价:
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带有民主色彩。


李贽及其主要思想:

1、简介:
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晋江人,回族。从30岁到54岁,先后任河南共城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国家学府教师)、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和云南姚安知府等职。
在二十多年的官场生活中,不与腐败的官僚同流合污,集中精力于研究学问和讲学活动,常与上司抵触。辞官后,先在湖北黄安居住三年,后来隐居麻城龙湖芝佛院,在那里住了近二十年,专心从事讲学和著述。由于其言论著作,猛烈抨击了纲常礼教和孔孟之道,统治阶级把他视为“洪水猛兽”,屡次加以迫害。万历二十八年(1600),反动势力纠集流氓打手,以“维持风化”为名,拆毁芝佛院,将他驱逐出境。
三十年(1602),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在通州把他逮捕下狱,并下令禁毁他的著作。当时李贽已76岁,病得很严重,听说明政府还要把他押回福建原籍,就在狱中自刎而死。
2、著作:
李贽的著作很多,重要的有《焚书》《藏书》《续焚书》《续藏书》等,明清两代均被列为禁书。
《焚书》的起名是李贽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缘故
3、思想:
李贽具有突出的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
①他蔑视儒学经典,认为六经、《论语》《孟子》等经书,不过是当时弟子的随笔记录,有头无尾,得后遗前,大半非圣人之言。就算出自圣人之口,也只是一时的对病发药,绝非“万世之至论”。
②他尤其反对神化孔子,认为孔子是人,别人也是人,不必什么事都求教于孔子,“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因此不能把几千年前孔孟的学说作为衡量今天是非的标准。李贽还对封建传统观念进行了批判。
③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般所谓“圣人”的“德性”,凡人与“圣人”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焚书》)。因此,侯王与庶人同等,并无所谓“贵贱高下”的区别。
④他提倡男女平等,反对歧视妇女,认为“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必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焚书》)。
⑤他还主张婚姻自主,赞扬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相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藏书》)。李贽的这些言论,直接冲击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批判了封建等级和纲常礼教。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生活背景:
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在此形势下,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其中最突出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有着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的类似经历。
2、主张:
a.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b.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3、影响: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代表作: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及思想特点:

1、简介: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曾参加浙江南明鲁王政权的抗清斗争。鲁王政权失败以后,他带着老母东奔西跑,险些被清军捕去,后来长期在故乡隐居。黄宗羲的著作很多,最著名的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等。《明夷待访录》是在1663年写成的一本字数不很多的著作,但是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民主思想,因此被清政府长期列为禁书。
2、思想:
黄宗羲的思想特点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他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是“天下之大害”,说:“……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为一人之淫乐”(《明夷待访录》)。
他认为:“后之人主(君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明夷待访录》)。“……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明夷待访录》)。
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天子应该“公其是非于学校”,企图通过加强法治、加强学校舆论来限制君权。
此外,他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
黄宗羲的思想对垂死的封建制度是个有力的冲击,对我国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过一定的积极影响。


顾炎武:

1、生活背景:
明末清初政治混乱,社会动荡,迫使很多有作为的知识分子开始探求救国救民的道理。
2、主张  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3、影响: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进步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在分析李贽、黄宗羲的反封建思想时,已经作了一结论性说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在当时政治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萌生的,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在总体上分析明清时期儒学思想出现活跃局面的原因时,又作了较具体的说明:“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以及“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的涌现。
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都是同时代人。他们生活在明末清初,目睹了明朝的灭亡,经历了抗清斗争的失败,感受了社会的动乱和危机,这就促使知识分子对社会制度和与此相应的意识形态(程朱理学)进行反思和批判。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提倡到实践中求真知。王夫之从哲学的层面批判理学所谓万物只是一个天理及其在内心求“理”的认识论,建立起“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体系。顾炎武、王夫之都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这说明进步思想的产生除了与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因素有关外,还与思想史自身的沿革和思想家个人的经历相关。


顾炎武及其思想主张:

顾炎武(1613—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遍游华北,载书自随。所至垦田度地,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音韵训诂、典章制度、兵农经济、郡邑掌故,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数十种著作。
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明道救世”。他认为明末一部分知识分子束书不观、脱离实际、游谈无根,“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弄得“股肱堕而百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日知录》),是一种误国误民的不良风气。因此,他主张学以致用,认为著书立说应该有益于当世,“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止为一人一家之事,而无关经术政理之大则不作也”(《亭林文集》)。他努力实践自己的主张,把书本知识和实地调查结合起来,开创了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优良学风,对清代学者产生了很大影响。顾炎武还反对君主专制的“独治”,主张吸收更多地主阶级分子参政的“众治”,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不用)矣”(《清儒学案·亭林学案》)。顾炎武还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他把封建社会中“亡国”与“亡天下”作了区别,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里所说的“亡国”指的是改朝换代,是一个封建统治集团代替另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问题;而“亡天下”则是指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问题。他认为,“保国”与“保天下”不同,“保国”即保卫旧的封建王朝,“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一般人不必关心;“保天下”即保卫本民族及其文化,则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这就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日知录·正始》)的著名论点。梁启超把他这种爱国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顾炎武的这些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对后人曾有很大的影响。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比较评价:

1、共同的生活背景是早年参加抗清斗争,目睹王朝兴衰,后来著书立说。
政治思想上都反对君主专制的独裁统治,回归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因而能够在思想领域批判性地继承传统儒学,使宋明以来渐趋沉寂的局面变得活跃起来,但是各自的贡献也不一致:
黄宗羲以抨击君主专制著称,后人传习引用甚多的是“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顾炎武以倡导经世致用而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后人传习引用甚多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以古代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而著称,其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2、整体评价是:
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在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中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不仅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而且具有了向近代转化的意味。
我们不能因为看到他们的新思想和对维护封建统治的宋明理学的批判,而将他们划出儒家思想的行列之外,在他们的思想里,我们能够看到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踪影。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生活背景:
与黄宗羲和顾炎武一样,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大动乱时代,促使他对传统的程朱理学进行反思。
2、主张: 
①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而物质又是不断变化的。 
②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王夫之及其唯物思想:

1、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1643年,农民起义军势力不断壮大,张献忠曾邀他参加农民军,他拒绝了。1644年,清兵入关,不断往南推进,王夫之和友人管嗣裘一起在衡山起兵抗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的现象深表不满。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他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人称船山先生。著作现存《船山遗书》288卷,还有一部分已经散失了。代表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黄书》《噩梦》和《读通鉴论》等。
2、王夫之发展了古代朴素的唯物思想:
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即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质本身的;又说:“气者,理之依也”,这里的“理”是指精神,即精神是依赖于物质的,由物质产生的,离开物质,精神就不存在。
王夫之还研究了认识论反映论的一系列问题。他认为客观事物是可以认识的,而认识则来源于实践—“纾”(这里的“纾”,指的是个人的实践)。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一个总结,并且把它推向新的高峰,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



唐甄政治思想:

1、抑君富民的社会启蒙思想:
唐甄的社会启蒙思想,主要表现在他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深刻批判,以及由此出发提出的具有初步民主意识的政治主张。他不仅继承发扬了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经世传统和批判精神,而且具体提出了救治社会弊端的实际措施。   
①批判封建专制,提倡社会平等   
唐甄的社会政治启蒙思想,首先表现在他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君主官吏的残暴罪行,提出了抑制君主至尊权势、倡导社会人人平等的政治主张。
②主张实治实功,倡导富民立国   
唐甄的社会启蒙思想,还表现在他提出了“治道贵致其实”、“ 立国惟在富民”的政治主张。唐甄在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社会的动乱黑暗,民众生活的艰难困穷,就在于统治者没有采取实行、实事、实治,以致富于民的政治措施。
2、尽性事功的心性学说 :
唐甄思想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在对传统儒学的反思认识中,提出了尽性与事功相互统一的心性学说。他继承发扬了从孟子到王守仁的尽性事功的心学思想,尖锐批判了程朱理学末流只谈心性、不重事功的空疏陋习。

评价唐甄:

1、积极作用:
①唐甄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大胆的揭露和批判。他认为皇帝也是人,没有什么神秘,并指出皇帝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认为“自秦以来,凡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尤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不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他们为了夺取皇位常常无故杀人,残害百姓。
②唐甄提出了“抑尊”,即限制君权的主张,要求提高大臣的地位,使他们具有同皇帝及其他权贵作斗争的权力,以“攻君之过”,“攻宫闱之过”,“攻帝族、攻后族、攻宠贵”之过,使皇帝有所顾忌。
③唐甄还发展了产生于先秦的民本思想,强调民是国家的根本,离开了民,便没有国家的政治。他指出,国防靠民来巩固,府库靠民来充实,朝廷靠民来尊崇,官员靠民来养活。君主只有爱护人民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如果无道于民,纵然“九州为宅,九州为防,九山为阻,破之如椎雀卵也”。
④唐甄对“官”也进行了猛烈抨击,他认为天下难治,人们以为是民难治,实则不然,“难治者,非民也,官也。”他认为大多数官吏“为盗臣,为民贼”。
⑤他还提出了爱民、保民、富民的具体政策,主张打击贪官污吏,强调“刑先于贵”;呼吁政府帮助农民种值农桑,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
针对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唐甄提出贫富要相对平均的主张。他指出“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潜书·大命》),否则,必然引起社会动乱。
⑥唐甄还提倡为民的功利主义,反对理学家们“儒者不计其功”的说法。他认为儒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能定乱、除暴、安百姓。如果儒者不言功,只顾自己,那就同一个匹夫匹妇没有什么区别。唐甄的民本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2、唐甄思想的局限性:
在唐甄思想深处,仍把国泰民安的希望寄托在贤明君主身上。他说:“天下之主在君,君之主在心。”唐甄提出的为君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儒家的思想圈子。

唐甄:

唐甄(1630~1704),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论家。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唐甄塑像亭。四川省达州(今通川区蒲家镇)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清顺治十四年(1675)中举人。曾在山西长子担任过10个月的知县,因与上司意见不合被革职。后曾经商,因赔本乃流寓江南,靠讲学卖文维持生活。著作主要有《潜书》。


启蒙运动:

通常是指在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人文精神的概括性表述:

人文精神在本专题纵贯了从公元前5世纪到18世纪的西方思想文化史之中。要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内容,通过发展历程的梳理来加以概述。
“人文精神”一词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广义来看,是指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狭义来看,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人文精神是从摆脱神的束缚和神学的压制中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思想可以概述为三方面:
一是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二是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
三是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主张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的精神追求。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与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的差异:

 1、对待宗教问题。
人文主义者反对封建教会,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但不是无神论者,并不反对宗教和上帝,也从未否定过基督教教义,他们的思想、观点及作品往往借助于宗教题材,通过世俗化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智慧,突出以人为中心,突出个性自由,反对以神为中心,大胆地揭穿宗教的神秘色彩,否定岁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服从;
而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为武器,引导人们通过对世间事物的思考分析去判断是非曲直,完全剥去了封建制度身上的神圣外衣,宣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启蒙思想家在对待宗教的问题上,比人文主义者更为彻底,抛开了宗教外衣,更鲜明地高举资产阶级的思想大旗。
2、对待封建王权问题。
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还不够强大,政治上也很软弱,不可能提出政权方面的要求,主张消灭封建割据,建立强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君主应拥有无限权力实行君主立宪,并希望强大王权能成为他们扩大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的坚强后盾,因而积极支持世俗的封建王权;
而启蒙思想家进一步提出了天赋人权、公众意志、社会契约与法治等观念,否定神授特权,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甚至还提出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办法,以此捍卫自由、平等、民主等原则的实施,总之,启蒙思想家为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制度作斗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3、对自由的界定问题。
人文主义者为了打破中世纪神学的束缚,提倡个人自由以及反对中世纪的封建等级制度,反对禁欲主义与来世观念,认为个人主义是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从而过分强调了人的自然属性,极易导致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因而存在着严重的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个人自由发展和公众社会意志的矛盾;
启蒙思想家把人文主义的人性论提高到理性这个中心,主张人应该依据理性受到法治、公众意志、社会契约等约束,从而在理论上解决了个人自由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4、对未来政体的设想问题。
人文主义者缺乏对未来政体的较成熟设想;
启蒙思想家为将要取消封建制度的新社会提出了种种设想,虽然对未来的政体设计上有所差异,但都主张实行宪政民主、三权分立、人权自由、公民平等、法律至上等。


启蒙运动概述:

1、背景:
①资本主义发展
②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③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
④自然科学发展
2、概况:
①主要内容:理性、民主、平等、科学
②性质: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③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进步的社会思想和历史观等几个方面
主要观点:反对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愚昧迷信,提倡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和科学精神。他们力图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这是一种人事和社会的理性,“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⑤核心:反封建
⑥发展:
兴起: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高峰: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卢梭:社会契约,人民主权。
扩展:欧洲大陆:康德——自由与自律
3、内容:
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解放运动。17世纪时,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中叶在封建专制的天主教国家法国,出现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推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很快,启蒙运动从法国传播到德意志和其他国家,涌现了许多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得到扩展。
4、
影响:
第一,从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来看,启蒙运动所批判和主张的内容,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第二,启蒙运动首先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三,启蒙运动对欧洲其他国家和美洲的影响:启蒙运动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这个运动还直接影响了一些欧洲的封建专制君主如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奥地利特蕾西亚女皇和她的儿子约瑟夫二世,他们都借助“开明专制”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第四,启蒙思想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和拉丁美洲鼓舞人民拿起武器,争取独立。


发现相似题
与“17世纪四十年代,东西方先后有两位君主死于极端:1644年4月25...”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