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原始农耕业发明以前,人类对大自然的攫取式经营,是一种“竭泽而渔”的方法。氏族部落建立后,人们逐渐进化到原始的农牧业。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伟大的革命性转折,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回答:
    (1)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原始居民的代表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产品”,这些产品是指哪些粮食作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除了原始农耕业,还产生了哪些行业,“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志超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原始农耕业发明以前,人类对大自然的攫取式经营,是一种“竭泽而渔”的方法。氏族部落建立后,人们逐渐进化到原始的农牧业。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件...” 主要考查您对

南方原始农耕文化(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原始聚落(半坡原始居民)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南方原始农耕文化(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 原始聚落(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聚落:
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河姆渡文化的特征:
1、河姆渡居民开始广泛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够制造陶器和简单的玉器,手工业发展。
2、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3、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对比半坡文明和河姆渡文明: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半坡文明 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2.生产活动都产生了原始的农耕以及原始的手工业(制陶、麻纺织、建造房屋等)
3.都处于氏族公社时期

1.种植作物为粟(世界最早)
2.半坡人能够制造处色彩艳丽的彩陶,并装饰上美丽的花纹
3.建筑为半地穴式建筑

河姆渡文明 1.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
2.可以制造简单的玉器和乐器
3.建筑采用干栏式建筑

农耕生活的作用及农耕文明的发展:
农耕生活使人类有了定居的生活,并从事更多的生产劳动,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河姆渡处于新石器时代,农耕文明进一步发展:
1、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并采用骨耜等耕作工具
2、河姆渡居民开始饲养猪、狗等家畜
3、手工业发展,制造出大量的陶器,骨器制作比较发达,同时可以制造出简单的玉器。


河姆渡文明的陶器:

半坡文明的建筑与河姆渡文明建筑不同的原因:
主要由气候条件所决定,北方地区气候干燥,相对寒冷,因此采用半地穴式建筑。南方地区潮湿炎热,地势低洼,因此房屋多采用干栏式建筑。


半坡聚落:
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属新石器石器晚期,是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已经学会纺线,织布和制衣并且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半坡文明的特征:
1、半坡文明中发现了粟的种植痕迹,中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2、半坡文明处于母系氏族时期,是我国最完整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
3、半坡文明手工业发达,制造了大量彩陶,并绘制了美丽的花纹。
4、半坡文明建筑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采用地穴式建筑。


对比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明: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半坡文明 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2.生产活动都产生了原始的农耕以及原始的手工业(制陶、麻纺织、建造房屋等)
3.都处于氏族公社时期

1.种植作物为粟(世界最早)
2.半坡人能够制造处色彩艳丽的彩陶,并装饰上美丽的花纹
3.建筑为半地穴式建筑

河姆渡文明 1.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
2.可以制造简单的玉器和乐器
3.建筑采用干栏式建筑

半坡文化所处的时代:
半坡村是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建立村落。处于氏族公社早期的母系社会,尚无贫富分化。但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中国逐渐进入父系社会。

半坡文明时期住宅(效果模仿):


半坡文化的陶器:
从半坡文化中看到的大量绚丽多彩的陶器,表明这一时期的文化为彩陶文化。其绘画作品有的丰富生动,有的神秘难测,有的则图案化,多绘在盆、钵、罐、细颈壶上,绘画作品多绘在小口器肩,腹和口部,直口器多绘在外壁或口缘外侧,大口器多绘于器内壁。多见黑彩,还有少量红彩。绘画图案古朴、简练,可分三大类:一类为象生性图案,如张口作吞食状的鱼、悠闲的鹿、搜索食物的蛙等动物纹,还有植物纹。这些象生图案同史前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形态生动的动植物纹样是农耕和渔猎生活的反映。第二类为几何图案,有三角形,方格纹、编织纹等,这类图案多在钵、罐、盆、壶类器皿外璧上部,许多钵类器口缘外侧绘黑色宽带纹,部分大口浅腹器皿的彩陶图案多绘在内壁上,小口器的图案则绘在口唇和肩腹部,这些部位多是容易看得见的地方,多数图案清晰,笔画疏朗,这些几何图案中,三角纹是由鱼纹图案变化而来,波折纹则是山或水的写意。彩陶文化首次是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的,因此半坡遗址是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原始农耕业发明以前,人类对大自然的攫取式经...”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