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地理

首页
  • 单选题

    表中数据为三个经济地带10年间主要经济指标的发展情况,图为1980~2009年三个经济地带GDP增长。结合图和表中信息,完成下面3题。


    1.关于三个经济地带2000~2009年经济发展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三个地带都有较快的增长
    B.中、西部地带经济总量增长最多
    C.东部地带经济总量增长最小
    D.2l世纪三个地带差距在变小
    2.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
    ②资源分布的差异
    ③距海远近的差异
    ④开放程度的差异

    [     ]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00年以来,西部经济带人口总量占全国比例由23%上升到28.6%,其根本原因是

    [     ]


    A.自然环境的改善
    B.经济水平的提高
    C.西部大开发政策
    D.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本题信息:2010年河北省期末题地理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胡丽平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表中数据为三个经济地带10年间主要经济指标的发展情况,图为1980~2009年三个经济地带GDP增长。结合图和表中信息,完成下面3题。1.关于三个经济地带2000~20...” 主要考查您对

中国的三大经济带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中国的三大经济带

中国三大经济带:

1、划分依据: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划分结果(组成省区)
东部:沿海省区加北京市,暂未包括港、澳、台,共12个省级行政区
西部:西北陕、甘、宁、青、新疆和西南川、云、贵、藏、重庆10个省级行政区
中部:除东部、西部外的9个省级行政区

注:两海:上海、海南;两江:江苏、浙江两广:广东、广西;两湖:湖北、湖南。


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经济发展水平常用国内生产总值来代表
经济发展速度:由东向西变慢,差距扩大。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潜力

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自然原因:东部气候润、雨热同期、地势低平有利开发,而中西部气候干旱或高寒;从地理区位上讲,东部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便于发展开放型经济,而中西部距海较远,比较闭塞。
社会和经济原因: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原有工业基础好,东部地区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危机感、紧迫感强。产业结构较优,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生产力水平较高,改革开放早,依据有利的区位政策优势,首先接受海外先进技术、大量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走上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


发现相似题
与“表中数据为三个经济地带10年间主要经济指标的发展情况,图为1...”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