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
    本题信息:2011年专项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王文艳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 主要考查您对

挽救专制统治的“预备立宪”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挽救专制统治的“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1901-1904):

1、目的:摆脱统治危机,维护清朝统治 
2、措施和客观影响:
①改革官制。 
②改革兵制。编练新军:有利于近代军队的建设 
③改革学制。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有利于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④以法保护和奖励工商业: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3、结果:激化了阶级矛盾 

预备立宪: 

1、原因:遏制革命形势的发展。
2、历程:五大臣考察宪政 → 宣布预备立宪→设资政院、谘议局→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皇族内阁出台 
3、后果:立宪派分化,汉族官僚离心,清政府空前孤立。 
4、实质:是一场骗局,清政府“预备立宪”极力维护的是君主专制权力。


发现相似题
与“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