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实验题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活动中,某同学记录了三组数据如下表:
    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1.96
    0.04
    3.92
    0.02
    2
    0.98
    0.02
    0.49
    0.01
    3
    2.45
    0.03
    1.47
    0.05
    (1)这三组数据中其中有一组是错误的,它的序号是 ▲ ,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2)如图所示,当在A处挂了三个钩码时,
    要使杠杆平衡,应在C处挂 ▲ 
    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
    (3)若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
    拉杠杆一端的A点,如图a位置时所
    示,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a;若在A点斜向上拉,如图b位置时所示,杠杆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b,则Fa ▲ Fb(选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本题信息:物理实验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活动中,某同学记录了三组数据如下表:序号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1.960.043.920.0220.980.020.490.0132.450.031.470.05...” 主要考查您对

杠杆及其五要素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杠杆及其五要素
杠杆的定义:
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和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

一根硬棒成为杠杆的条件:
①要有力的作用
②能绕某固定点转到

对概念的理解:
(1)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但在外力的作用下不能变形。例如:撬棒、跷跷板、抽水机、手柄等。

(2)定义中的力,是指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且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但动力和阻力不一定相反。

(3)杠杆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而不是平动。

(4)不论动力和阻力,杠杆都是受力物体,作用于杠杆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

(5)阻力绕支点转动的方向与动力绕支点转动的方向相反。

(6)不可把从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作为动力臂,或把从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作为阻力臂。

生活中杠杆支点的辨别方法:
    支点是相对于杠杆不动的点,但支点一定在杠杆上,支点不一定与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在同一直线上,也不一定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之间。若让力的作用线恰好过支点,则力臂是零,这个力不能使杠杆转动。
例:列车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车(如图所示)。若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是____ ,(写出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

解析:把手推车视为杠杆,当前轮口遇到阻碍时,在E点向下用力时,车身转动;而车轮C却保持相对静止,所以C点为支点;当后轮C遇到阻碍时,人从 E点向上用力,车身转动而车轮B点相对静止。所以此时的支点为B点。

答案:C  B


简单机械知识梳理:

发现相似题
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活动中,某同学记录了三组数据如下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