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物理

首页
  • 多选题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的水平地面上,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等于滑动摩擦力),A物体质量m=10kg,B物体质量M=30kg.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A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其劲度系数为250N/m.现有一水平推力F作用于物体B上,开始使A、B两物体缓慢地向墙壁移动,整个过程中A物体始终没有从B物体上滑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m/s2)(  )
    A.刚开始推动该物体时,推力F的大小为200N
    B.当B移动0.4m时,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200N
    C.当B移动0.4m时,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250N
    D.当B移动0.4m时,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300N


    本题信息:物理多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的水平地面上,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等于滑动摩擦力),A物体质量m=10kg,B物体质量M=30kg.处于水平...” 主要考查您对

弹力的产生、方向和种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弹力的产生、方向和种类
弹力:

1.定义:发生系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产生条件:
①物体间直接接触
②接触面发生形变
3.产生原因:施力物体发生了形变
4.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是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
5.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就消失
6.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同,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7.作用点:在接触点或接触面上
弹力的方向:

(1)接触面间的弹力

(2)轻绳、轻杆、轻弹簧的弹力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的水平地面上,各接触面的动摩擦...”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