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化学

首页
  • 问答题
    某校初三(1)班学生在学习CO的化学性质时,做CO还原CuO的实验,王老师让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装置.四个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套实验装置,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魔方格

    魔方格

    (1)在装置B中,下列仪器的名称是①______,②______.
    (2)(6分)在装置A中,加热CuO处和Ca(OH)2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2分)装置C与装置B相比,它的主要优点是______.
    (4)(4分)装置D的甲、乙两广口瓶中分别装入的试剂是甲:______,乙:______;它们的作用分别是______.
    本题信息:2003年乌鲁木齐化学问答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某校初三(1)班学生在学习CO的化学性质时,做CO还原CuO的实验,王老师让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装置.四个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套实验装置,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 主要考查您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氢气还原氧化铜

木炭还原氧化铜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 氢气还原氧化铜
  • 木炭还原氧化铜
常用的实验仪器:
试管、烧杯、蒸发皿、坩埚、酒精灯、漏斗、洗气瓶、干燥管、
托盘天平、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玻璃棒、量气装置等。

常用仪器对比分析:

常见的化学仪器

主要用途

分类

名称

图示

用于加热仪器 试管 (1)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2)作为小型气体发生器
(3)收集少量气体
蒸发皿 用于溶液的蒸发、浓缩
燃烧匙 用于盛放可燃性固体物质进行燃烧实验
烧杯 (1)溶解物质配制溶液
(2)较大量试剂反应容器
(3)常温或加热使用
锥形瓶,烧瓶(圆底,平底) (1)用作较大量液体反应的容器和气体发生装置,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2)锥形瓶是蒸馏的接收容器
酒精灯 用于加热
盛放物质的仪器 集气瓶 (1)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
(2)进行物质和气体之间的反应
滴瓶,滴管 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试剂
细口瓶 储存液体药品
广口瓶 储存固体药品
计量仪器 托盘天平 称量物质的质量(精确度为0.1g)
量筒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或间接测量气体的体积
漏斗 普通漏斗 过滤,注入液体
长颈漏斗 用于注入液体
分液漏斗 (1)注入液体
(2)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两种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液体
夹持仪器 铁架台 固定和放置各种仪器
试管夹 夹持试管进行简单的加热试验
坩埚钳 夹持坩埚或夹持热的蒸发皿等
辅助仪器 水槽 排水集气
药匙 取用固体药品(粉末状或小颗粒状)
玻璃棒 搅拌液体,引流,沾取液体
石棉网 用于烧杯或烧瓶加热时垫在底部,使仪器受热均匀
试管刷 用于刷洗试管等玻璃仪器
温度计 用于测量温度

 氧化铜自身具有氧化性,我们可以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灼热的氧化铜可以和氢气(H2)、碳(C)、一氧化碳(CO)等具有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铜+X(氧化物)。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也可以是酒精喷灯)、试管、导管、双孔橡皮塞、单孔橡皮塞。 药品有:氧化铜、澄清石灰水、一氧化碳

2. 化学反应
CO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 2CuO2Cu + CO2
CO2与Ca(OH)2(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3. 反应现象
①黑色固体变成红色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实验步骤
(1)连接装置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点燃加热尾气的酒精灯。
(4)通入CO,排除串联装置中的空气。
(5)加热CuO。
(6)停止加热CuO。
(7)通入CO,排净残留在串联装置中的空气。
(8)停止点燃尾气。
注:①先通入CO一会儿,是为了防止玻璃管内的空气没有排尽,加热时发生爆炸。
②继续通入CO到玻璃管冷却为止,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为氧化铜、防止澄清石灰水倒流。
总之:"CO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也说“先通后点防爆炸,先熄后停防氧化。”
③用酒精灯点燃是进行尾气处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使人中毒。
注:此试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防止没除净的CO使人中毒。

5. 装置: 


氧化铜自身具有氧化性,我们可以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灼热的氧化铜可以和氢气(H2)、碳(C)、一氧化碳(CO)等具有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铜+X(氧化物)。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原理 H2+CuOH2O+Cu
装置
步骤 ①先通氢气(直到盛氧化铜的试管内充满纯净的氢气)
②后点燃洒精灯加热
③先熄灭洒精灯停止加热(当出现明显的实验现象后)
④后停止通氢气(等试管冷却后再停止) 简单记忆为“氢气早来晚走,酒精灯迟到早退”
现象 ①黑色氧化铜变成光亮红色
②试管口处有小水珠
注意事项 ①通氢气的导管必须伸入试管底部,保证与氧化铜充分反应
②必须先通氢气后加热,否则可能会发生爆炸
③停止加热后必须等试竹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否则铜可能会重新被氧化

实验总结顺口溜:

氢气验纯试管倾
先通氢气后点灯
黑色变红水珠出
熄灭灯后再停氢

氧化铜自身具有氧化性,我们可以用碳还原氧化铜。
灼热的氧化铜可以和氢气(H2)、碳(C)、一氧化碳(CO)等具有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铜+X(氧化物)。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
1.原理:C+2CuO2Cu+CO2

2.装置:
 

3.现象:
①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步骤:①装药品;②固定试管,连接装置;③加热;④撤出导管;⑤熄灭酒精灯

5.注意:
①要先撤导管再扯酒精灯,防止水倒吸。
②要充分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粉末,除去其中水分。
③研磨混合要充分。
④加热温度要足够,最好使用酒精喷灯或煤气灯


发现相似题
与“某校初三(1)班学生在学习CO的化学性质时,做CO还原CuO的实...”考查相似的试题有: